年過而立,卻越發現自己空而無力,總想著多學習點什么,充實和安慰自己那份默默不安的心靈;于是乎,見到很多東西都想嘗試學習,重新撿起了聯系毛筆字(暫且別叫書法吧,怕自己對不起書法這高雅的名號)、繼續讀書、加入寫作30天、積極參加各種培訓、語言、同時也學習投資。
美其名曰投資,也是有了MBA的學習之后,與同學們的接觸,后來慢慢有了一個小小的興趣群,就是做股票的買賣(都還不認為叫投資,就是在尋找一種參與感、讓自己有點時髦的獲得感)。剛好去年初的時候開始股市有了一個從6124跌下來之后的小高潮,這個大波段維持時間不是很長,到了去年6月份就戛然而止了,接下來就發生了股災1.0、2.0、3.0....以及奇葩的特色熔斷。
由于有了同學朋友之間的介紹和引導,自己也嘗試著慢慢去了解其中的規則與所謂的基本面、技術面。實際上早就開了戶,只是一直沒什么熱情,不懂紅黑K線、難解起伏漲跌,就一直丟在一邊沒有大理過。趁著這一波行情,與同學們湊熱鬧般的就去了解一些規則和技巧,讓自己感覺上懂得行情的走勢是怎么理解的。
實際上,基本面的分析,涉及到太多太多的宏觀、微觀、行業、企業、市場、環境等等的分析和了解,初學者并沒有辦法做到一一的去深究和探討。更多的都是來自技術分析方面的學習和了解,于是乎,在業余的時間,會和同學朋友請教怎么閱讀不同時間的走勢,行情的變化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響,應該做出怎么樣的判斷,什么時候是一個好的買賣點等。
長線、中線、短線的不同打法,用到不同的技術指標,適用于不同的行情,怎樣判斷良好的買入、持有、設定目標、賣出,里面門道太多;MACD、KDJ、RSI、MA、BOLL、CCI...大小周期等各種交叉判斷。基本上里面的人都說這個市場是必須交學費才能學會的東西,實踐出真知。
也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體驗的深入,多少形成自己成功的中長與短線的操作系統,以后可以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