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懶么?
就我而言,這是個肯定的命題。
? ? ? ? ?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對時間的反應越來越麻木,比如十歲時,人會當一分鐘是一個小時;而當自己三十歲時,人會當一個小時是一分鐘。因為,人經歷的時間的一長,就對感覺到的相對時間越來越慢。
? ? ? ? ?因此,導致一個結果,人越來越喜歡靜,這個和小孩子的動是截然相反的。就像一個四十歲的人,不會在乎一個小時的等待。而對于一個小孩來說,一個小時是漫長的。
? ? ? ? ? 因為人越來越好靜,所以人越來越不喜歡運動。因此時間也似乎變得越來越少,我們感覺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還有那么多的書沒有讀,還有那么多的工作沒有做。
? ? ? ? ?這必然致使,每個人的業余時間不夠用花,因此我們做事在時間上的安排也要越來越科學,而出賣自己的時間給別人用將可能形成一個行業。
? ? ? ? ? 我們成長,需要許多的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越來越需要大家的分工合作才能得到滿足。
? ? ? ? ? ?怎么才算出賣自己的時間,舉個例子,一個大富翁可能想了解西方哲學,但如果讓他從公元前四七零年的蘇格拉底益一直學習到近代的愛因斯坦是不可能的,他需要有人將這些大哲學家的事跡和主要哲學論調簡寫出來,或者講出來。那么,有一個人這樣做了,他就可以算得上是出賣自己的時間,來換回自己的生活來源。
? ? ? ? ? ?而且,人越來越懶不光表現在人越來越喜歡靜,更重要的是,人越來越難以拿出熱情開始追求理想中的事業,越來越害怕開始自己不順手的事情。我們似乎對現狀也越來越容易滿足。比如,假設你以前是一個工程師,長期的職業素養,讓你覺得回家做家務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他不是你的專業,他無法給你帶來成就感。他也越來越難從做家務中體會快樂的感覺。有的更多的是對做家務感覺到的無聊。這一點跟我們小時候,截然相反,當年幼的我們洗好一件衣服時,那么成就感或者快樂是現在難以體會到的。我們更多的是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
? ? ? ? ? 而這種感覺,在越有社會成就的人群中,越表現的明顯。也就是說,越有成就,越難以在小的事情上,體會到快樂。或者說,他們變得更加懶惰,更加麻木,而更需要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從生活中感受到快樂。
? ? ? ?所以,總體上,人是越來越懶惰的,越來越難從生活得到激情。但是,作為一個天地之間的精靈的人來說,我們不能總被自己的習慣性慣性下去,我們更需要從宗教中獲得更深 層次的靈魂提升。需要走出我們的世界,援助需要幫助的人,體會他們的生活,來激發起自己的生命之光。另外一個,經常有意識的做一些自己不做的事情,對自己是有莫大的好處,即使自己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