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Orewa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本書《飛鳥、野獸和摩托車-南十字星下》,講得是50年代一對加拿大夫妻David和Ruth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摩托車旅行的故事。
50年代二戰剛剛結束,很難想象那個沒有GPS,甚至沒有詳細地圖的年代,他們是怎么完成在一個陌生國度的摩旅的。出發前他們的親朋好友勸他們說:"Settle down; get a government job before the next depression begins. They are giving returned service men job preference." 看來天底下的親朋好友們都差不多,去公家弄個鐵飯碗,一輩子無憂無慮是眾望所歸。不過他們的回應是這個: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a page. --Saint Augustine
世界是一本書,如果你不旅行,那么你只讀了其中一頁。
于是1956年,他們從加拿大出發了。到達奧克蘭的時間正好是新西蘭的冬天,所以他們就住了下來,等到春暖花開了再走。那個時代工作很好找,但是房子卻不怎么容易找,大概是因為沒有AirBnb吧。不過最后他們還是找到了個大房子,只是奧克蘭的冬天陰冷而多雨,兩個加拿大人也有點受不了。這和東北人到了南方不適應是一個道理。
春天來了的時候,夫妻二人決定要出發了。他們花69磅買了一輛二手的350 CC的Ariel,大概齊就是下面這個樣子,那個年代的工業產品已經很精致了:
騎著這臺二手摩托,他們從北島北端的90英里海灘騎到了南島南端的峽灣,行程7000多英里。然后又去了澳大利亞跑了10000多英里。David自己是個觀鳥愛好者,所以沿途看了一路鳥兒,當然也有星星。還在Wanganui河里漂流了一把。他們把所有家當都帶上了,不過那個時代的帳篷簡陋的一塌糊涂,也就是塊帆布而已。下圖是1956年圣誕節他們的照片(圣誕節是新西蘭的夏天)。
挑幾個我覺得有趣的事兒說說吧:
1、50年代新西蘭竟然也是煙草種植大戶,Nelson曾經有大量的煙草種植園。這個和現在新西蘭對煙草的態度實在是反差太大。目前新西蘭是全世界范圍內控煙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海外游客入境新西蘭只能帶2包-也就是40只煙入境。2012年開始還規定零售商不能在公眾視線內顯示煙草,違法可能被處于達$10,000的罰款。(來源:異客網ycike.com)而新西蘭香煙的包裝是這個樣子的:
2、NZD并不是新西蘭最早的法定貨幣,新西蘭脫離英鎊體系后的第一個法幣是新西蘭鎊(New Zealand Pound)。在1840年至1967年之間新西蘭一直是用新西蘭磅的。除了新西蘭之外,庫克群島、托克勞、紐埃、也曾使用新西蘭鎊。簡稱NZP、NZ£。現在新西蘭鎊已經被新西蘭元所取代。新西蘭元取代新西蘭鎊時的匯率是2新西蘭元等于1新西蘭鎊。(來源:維基百科)那個年代的5磅是這個樣子的。
3、惠靈頓一直是個風大又潮濕的城市,原話是這么說的:Wellington was wet and windy as Wellington is supposed to be.(圖片來自Google)
4、途中他們多次與另外一對加拿大旅行者“偶遇”,那個年代能跑出來騎摩托車旅行的人大概少之又少??梢娦挛魈m真是個小世界。
這本書的作者David Stirling生于1920年,作為加拿大陸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澳新摩旅后,他回到加拿大并為森林礦產部工作(還是找了份政府工)。不過后來還是投入了他更加喜愛的工作:觀鳥和野外旅行。肖申克的救贖里面有句臺詞:有的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太過光輝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這詞兒,合適那些不安分的優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