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菜心,嫩綠的梗頂著金黃色花骨朵兒,稍有幾粒已經綻放,引得一兩只蜜蜂嚶嚶嗡嗡飛進來。
多么有生命力的圖景啊!陽光雨露的滋味,生命的顏色和律動,全在這一把菜心里了。
當油香四溢、火候正當的時候,哧啦一聲丟進鍋里,三翻兩炒,一簇蒜茸,一匙食鹽,盛進瓷盤,依然碧綠的梗頂著黃的骨朵兒,一看就叫人垂涎欲滴。
寧可食無肉,餐餐必有蔬。
曾經魚肉是期盼的佳肴,如今菜蔬卻彰顯了它無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是早餐,也要有個高湯小白菜,亦或水煮面里扔進相應的蔬菜,吃著才踏實。
至于應季的黎蒿、秋葵、薺菜,甫一上市,必是立馬端上餐桌,滿足長久期待著的味蕾。
菜蔬之于人,猶如陽光之于生命
菜蔬自一粒種子,經由勞動者的雙手播進松軟肥沃的大地;扎根泥土,萌芽、舒展、抽葉、拔高。在一兩個月的時間里,吸收大地之精氣,日光并月華,沁潤滋養,長得鮮嫩標志。
人們摘取最精華的那一部分上了餐桌。它散發著大自然的顏色和香氣,溫軟地融入你的胃,吸收進你的血脈,你也就把它在生命過程中集聚的一切精華汲取了,把它美好的姿態和品性吸收了,成其為你自身的一部分了。
素食主義者不沾肉類一樣活得很好,甚至更健康、長壽。
年幼時由于貧困,一年到頭所吃魚肉少之又少,人是瘦削了些,卻依然是健康快樂的,身高智力并沒有拉下。
在當今物質供應十分豐富、多樣的情況下,除了小娃娃成長階段餐餐要有適量的魚、肉外,我更偏愛一盤菜蔬;哪一餐沒有飽滿的一大盤青菜,心底里就覺得十分委屈,好像對不起自己的感官和胃。算來自己也是大半個素食主義者,肉魚可有可無,菜蔬是餐餐必須的。
一粒籽到一棵菜,到開出花蕾,或被精心侍弄,或在荒郊野生,青蔬自有它淡定的神韻與灑脫。
你若見過仲春的菜花,你就明白它們的美麗與香艷絕不輸給好顏色的花兒,但開花卻只是它們生命之中一個自然的過程,不用在意,無須苛求,就那么自然而然,在春風里招展著。
那一片油菜花兒,那一片白菜花兒,那一片甘藍花兒,嫩嫩黃黃,淡雅清香,蜂飛蝶舞,溢彩流金;菠菜花兒、芹菜花兒,黃中帶綠,不很起眼;不經意間已經結了飽滿的籽粒。
菜蔬秉承樸素的生命本質,即使花兒也不事張揚;它的使命不在瑰麗的顏色,它只把生命的本真予以傳承;它自己柔柔弱弱,從不知道如我一般的人,離了菜蔬,生活的味道就毀損了大半,簡直可以說是無從度日了。
在暖融融的春日、初夏和清爽的秋季,有很多青蔬可以選擇,今天就拎回了菜心、上海青和番薯葉。
輕輕柔柔浸入水里,清洗、理順,翻炒。
啊,一大盤青蔬!
生活的真味,平淡、本真,就是最奢侈恬靜的清福吧!
P.S.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