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優秀教師的第五堂必修課——積極寫作。
從何說起呢,讀完這個篇章,令人熱血沸騰,感覺我離中外聞名的諸多名家并非那么遙遠,因為他們都是從寫作開始,從日常的教育教學點滴和隨筆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卓越人生。
而現在,我也正在努力,朝著既定的目標,用自己真誠樸實的語言表述著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沒想到,我也能與那些大家一樣堅持著做一件事——寫。真的是令人興奮、激動,不敢置信,也讓人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在高萬祥老師的語言描述中,我深深感受到他寫作時所帶來的快樂。不僅因為“作家是偉大的,寫作是偉大的”,還有從寫作中擁有的教育思想這是優秀教師的全部尊嚴,收到讀者的好評,社會的贊譽,有益他人、報效社會的成就感等等,諸多的益處難以述說。
高老師說,文字是美麗的世界,令人陶醉也能讓人充滿自信,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通過語言,人可以創造一個世界。因此在人和周圍的存在之間,增加了一個由語言所獨創的世界”。
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多么令人向往呀!通過我們的語言,表述成文字,那就是一個美輪美奐的神奇世界。這個世界有你我而造,灌入我們的思想,傳達著我們的情趣、性格、生活、人生……
我怎能不熱愛和希冀這個世界,我怎能不為著這樣的一個世界而拼搏奮斗呢?
高老師以自己的文字能影響下一代的思想和人生而感到有益有趣快樂,我想這也該是一個優秀教師應當有的職責。寫作,不僅關系著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們的尊嚴,還有我們教師擔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和義務。
文字的世界充滿誘惑,教師的責任艱巨重大,那么,寫就是義不容辭的事情。該如何來寫?寫些什么呢?高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教師寫作的三種方式,受益良多。
一,像寫情書那樣真誠*日記隨筆寫作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每日早晨五點到八點,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寫教育隨記;有著“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之稱的李鎮西老師也是如此。高老師也一直堅持著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
難怪他們著作等身,取得非同一般的成就。
“成功也許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只要你勤于實踐,善于觀察,不斷反思,堅持寫作,若干年后,也許你會成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成為第二個李鎮西……”這是高老師發自內心,有感而發的話語。
“日記和隨筆是教師生活和生命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樣的寫作貴在“真誠,坦率,不受拘束”。
二,教師應該是反思者*學生個案寫作
“猶如醫生給病人寫病例報告,猶如建筑師給摩天大樓的建造留下詳盡的工程記錄,教師給學生寫個案報告是最貼近生活、最真實,也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一種寫作方式?!?/p>
由此可見個案寫作的重要性。不過寫學生個案,應注意以下要點: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對象;內容上要有一定的覆蓋面;貴在跟蹤和思考。
李鎮西老師曾如是說,“寫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它應該與實踐相隨,與閱讀同行,與思考為伴。實踐是它的源泉,閱讀是它的基礎,思考(反思)是它的靈魂”,“二十多年的從教經驗告訴我,不停地寫教育日記或隨筆,是教育反思很重要也很有效的途徑……”
李鎮西老師已將寫教育日記養成和洗臉涮牙一樣的習慣,“寫這樣的日記,并不像有的老師想象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堅韌不拔’,因為用文字記錄每天自己和學生的成長,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想想,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邊回憶著當天發生的事,一邊在鍵盤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下來,清脆的鍵盤聲宛如生命時鐘的秒針在‘滴答滴答’地舞蹈,同時我也就深切地感受著生命原來是這樣有韻有味有聲有色地流過!我記錄的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因此寫作時我的確是在真切地聆聽著‘花開的聲音’。我和學生那‘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水連同無數朵晶瑩的生活浪花,便因為我的日記而永遠地凝固了下來。若干年后,我們共同翻開這些文字,便會回到那一個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學生會因此而青春永駐,我會因此而生命不老?!?/p>
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三,詩意地生存*文學和學術寫作
高老師一直倡導老師進行文學和學術寫作,“這種文學寫作和學術性研究著述,或多或少對工作有一定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教師的生活與生命質量,讓教師永遠‘詩意地棲居’在幸福和快樂之中”。
讓我們在寫作中優秀起來。在讀書中,讓閱讀豐富我的思想,讓思想激勵和滋潤我的寫作。
我寫故我在,我寫將會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