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楓華
Production IG所屬的動畫師、攝影監督江面久翻起昭和50年代(公元1975~1984年)的動畫雜志,發現原來早在三四十年前,動畫制作現場的日程就已經趕得一塌糊涂。
譬如《再見了宇宙戰艦大和號 愛的戰士們》的相關文章里提到,這部在1978年8月5日上映的劇場版動畫,當年2月底才完成了劇本,又說分鏡花了4個月,同時3月下旬就開始了作畫。綜合這些信息,江面推測,動畫可能沒等劇本完成就開始著手畫分鏡,而原畫作業的過程中也在繼續著分鏡。
就在幾年前,也有過一部日程和《再見了宇宙戰艦大和號》如出一轍的作品,當時各方人士還都紛紛感嘆原來一部劇場版動畫可以用這么短時間做出來,誰曾想這種『偉業』早在40年前就已經有人干過了。(不過江面說他還知道有更嚇人的作品,然而說不得。)
再看《再見了宇宙戰艦大和號》的對談,當時業界已經在悲嘆『如果一直這么重量不重質地濫造下去,我看這動畫業界是要完』。這種悲觀論調早在1978年就有,之后從來不曾缺少過,到了2016年的今天,仍然充斥在我們的耳邊。
江面由此感慨,原來動畫業界一直都是這么過來的,一直沒有改變過。所謂三歲看大,從稚嫩的成長期維持至今的構造和性質,已經如同宿命一般深深地烙印在動畫業界。這超過四十年的時間里形成的動畫業界的人格,或許直到業界真正斷氣,都不會改變了吧。
(http://log.ezura.asia/?eid=823)
昨天,一位男性演員在彩排打戲時被仿真刀刺中腹部死亡,年僅33歲。這一新聞在日本引發了一定話題。特別是由于大人氣網頁游戲《刀劍亂舞》曾經推出過官方合作的仿真名刀,許多熱衷于該作品的『刀劍女子』都購買收藏了仿真刀;其中不少人將仿真刀用于Cosplay等。相關人士也借此呼吁刀劍女子們意識到仿真刀的危險性。
演員、打戲指導中野高志在哀悼這位早逝的同行時便表示:『即使是木刀或者竹光(用竹子削制成的表演用刀,不同于劍道用的竹刀)如果擊中眼睛或者臉部都可能形成重傷。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會用仿真刀,但一定是在追求重量、真實感和緊張感之類吧。』打戲經驗豐富的中野表示,在專業的舞臺領域,彩排時使用的是木刀,而正式演出則使用竹光,沒有人會把仿真刀帶上舞臺。對于動作戲來說最基本的是不要傷人,美感云云,還在其次。
(https://twitter.com/DINOSAURIA1841/status/699171310258094081)
而舞臺劇策劃平野登紀子給出了更明確的理由:『仿真刀一般來說是觀賞用品,不是用在打戲中的。仿真刀的目釘(把刀身固定在刀柄上的釘子)比較弱,揮舞仿真刀可能會導致刀身脫離,造成大事故。就算只是拍照的一瞬間,揮舞仿真刀也很危險。』
(https://twitter.com/aptokiko/status/699241996993441792)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