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適合緩步。
氣溫回暖、嫩葉新芽,蝴蝶飛舞、百花待放。世間萬物經歷一冬沉寂,從沉睡中醒來,隨意舒展著因蜷縮僵硬的身軀,伸一個大大的懶腰,用自己的方式,說著“我回來了”!
行走在三月中,心情亦如這幅欣欣向榮的明媚春色圖。因寒冬凝固的思緒,借著這股暖暖春意地吹拂,冒出水珠、慢慢消融。雖然如同小火舔舐堅硬冰塊般的不自量力,但仍能清晰感覺到心緒中那股輕微的悸動,一下一下,帶著屬于自己的節奏,跳躍的速度也從緩慢轉為輕快。
因此,在此時,適當緩步十分有必要。怎么說呢,打個比方,就如同往小火中增添干柴,柴助火,由小漸大,霹靂吧啦的迸裂聲,更添一份暖意,讓思緒、心神在春意中活躍盎然。
清晨,陽光從東邊灑下,經過對面大樓玻璃折射,發出耀陽金光。懶懶伸了一下因久坐僵化的背部,心思今日又是適合緩步的一天。
走出房門,便看見樓棟口那顆玉蘭花樹。在朦朧薄霧籠罩下,仿佛一仙子下凡,正瑩瑩緩步而來。疊疊層層、若隱若現的白,讓她盡顯嫵媚之姿。平日雖每天都會從樹下經過,但可惜樹丫太高、行路匆忙,未曾仔細留意過它的細微變化。
原來,時間從不會駐足,而它的美亦不會為誰停留。
站在樹下,抬眼望去,一朵一朵白色的花綴著淡粉的“花裙”在風中搖曳,看起來有種需要細心呵護的柔軟。但實際上,它們擁有自己生長的節奏。歲月讓樹枝開出花蕾,獨自綻放、獨自凋零,一切更替并不需過多關注。似有若無的清香從頭頂灑下,似一條隱形的絲,淺香縈繞。
前行幾步,心有不舍,回頭再望,卻驚訝發現,不同角度視物原真的不同。此時的她,好似積雪銀裝。剛剛籠罩的薄霧已經消退,纖弱的身影完全呈現,那些大朵的白色花朵從遠處看就像一簇簇白雪壓在枝頭。一陣強烈寒風吹過,“白雪”簌簌飄落,如冬日雪景般,只是可嘆這極致景致是以生命繪制。
拾起飄落腳邊的一片白玉花瓣,馨香依舊,觸感冰涼,與早前飄落地上因踩踏殘缺發黃的花瓣不同,從這片花瓣上仍能感覺到生命的氣息。但無可挽回的無奈,竟讓心中生出幾分悲涼之意,感慨生命的不易與短暫。
繼續前行,是一座小木橋,踩上去會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如訴如歌,只是這聲、這曲無人能懂,有時甚至還會遭受匆忙之人的反厭,但大多時候并沒有人真正關注過它的“吱嗚”。
可我,卻深愛這份“吱呀吱呀”,只因這聲像極了老家那臺古董收音機調收信號時的聲音。
猶記小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唯一的娛樂寄托在那臺小小的黑白電視機,但使用時尚需“多方請示”,并擇選良辰吉日,方可開啟。手續太多,勞神費力。于是,我便窺探上了爺爺房中那臺收音機,趁其不備,悄悄取出,躲在屋后的稻草堆里聽歌曲、聽故事、聽世間百態。現在想想,覺得那時的自己甚是“癲狂”,抱著收音機,忽笑忽悲,忽沉默忽擊掌。
后來,幾次搬家,那臺收音機“不翼而飛”,多次找尋未果,便自欺到,或許它正在某處低響。如同這橋,靜靜等待著下一個懂它的有緣人。
因步伐緩慢,被路人屢屢超過,但與平日急躁不同,看著一個個遠去的身影,心卻反而靜了下來。如那玉蘭樹、如那小木橋,旁觀眾人匆忙。其實,每個人都渴望內心平靜,但手表、手機、時鐘,這些“分秒必爭”的“壞東西”,卻敲著戰鼓,催征前行,讓我們在急躁中漸漸忽略身邊的美好。
三月宜緩步。
何不選一日,試一試緩步而行,許能發現另一個世界,許能看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