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產品銷售,我們可以在天氣上下哪些功夫呢?
有人可能認為很簡單,什么天氣賣什么樣的產品就行了。比如說,下雨天賣雨傘,夏天賣涼席,冬天賣棉被,霧霾天賣口罩、空氣清新器......然后在店鋪顯眼的位置打著‘XX特惠’的名頭,消費者自然而然就被吸引過來了。
不過除了這些簡單的常識性運用之外,在什么天氣賣什么產品還是很有門道的。在這方面,零售巨頭沃爾瑪就下了很多功夫,為此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小組來分析具體天氣與消費者購買偏好之間的聯系。
他們發現:當氣溫低于80華氏度、刮著微風且陽光明媚的時候,消費者采購藍莓等漿果類產品的概率高達80%。在這之后,每次出現這種的天氣之前,沃爾瑪就會將漿果類產品擺到店鋪的顯眼位置,并通過數字型廣告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據他們美國首席營銷官StephenQuinn介紹,這個做法非常有效,他們的漿果類產品的銷量比平時增加了3倍。
當然了,除了效仿沃爾瑪把天氣變化運用到具體的產品之外,我們還可以將精力放在由天氣所引發的具體消費場景上面。可以說,只有當我們想要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才會去注意外面的天氣怎么樣了。(如果你沒事老是朝著天看,我估計你在陽臺上曬了被子。)
早在2014年,Twitter(美國版的微博)就與美國氣象頻道公司合作,推出針對每一個城市實時天氣的廣告。如果天氣情況不理想,那Twitter就會優先推送電影、KTV等戶外的室內活動的廣告,使消費者可以在不受天氣影響的室內進行娛樂休閑活動。
有人可能會說,這一套下來得花很多錢啊!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小公司,哪有那么多資金、人員投放入研究天氣上面啊,就算真得研究出來了,能夠觸及到的消費者也屈指可數,投資回報率太低,太不劃算!
恩既然實的我們來不了,那我們只能多在虛的方面下功夫了,拿天氣本身的不確定性作作文章,吸引大家的關注。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運用,這里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給大家說明一下。
在2014年天貓雙11狂歡節上,GXG旗下子品牌gxg.jeans就率先拋出“雙11下雨就免單”噱頭,通過微博大V的轉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前來參與。當時GXG開放了300個“下雨就免單”的名額,活動要求在11月1號-10號,消費者只要將商品放入購物車,即有機會通過抽獎,獲取“雙11下雨就免單”名額。
獲得名額的那300個人,如果所在地區下雨,最高可免1111元;即使不下雨,也可獲得300元無門檻優惠券。下雨的情況按照全國各個地級市進行統計,以中央氣象臺公布為標準,雨、雪、雨夾雪的都算。
這時有人可能會說:干嘛這么麻煩,直接打折、降價不就行了嗎?這樣不是既簡單又直接嗎?
我認為選擇天氣營銷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這種天氣營銷可以形成事件營銷,用戶不會太反感,而且還可能主動地進行傳播(我就是一個)。
第二,長時間、頻繁的促銷打折活動會讓顧客覺得品牌太廉價,不利用品牌未來的發展。
?
其實啊,這種活動就好像買彩票一樣,利用的是我們的僥幸心理。在它的影響下,我們會傾向于通過某種偶然的不確定事件的發生,使自己獲得意外的收益,或者規避某種確定會出現的災難,一般來說這是一種與事情的常態發展相違背的不健康的心理預期。不過,它的效果確實顯著,可以說每個人至少都有過一次,而且百試不爽!如果你非要我拿出證據的話,那我只能說賭博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這種心理沒用,那官方就不用為禁止賭博煩惱了!
如果你說這還不行,你沒錢,你懶得動心思,那么你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節氣、天氣發一些溫馨短信提醒一下你的老顧客,維護維護顧客關系了。
—————— E N D——————
作者:林澤華,大一期間開始接觸淘寶,有5年的電子商務實操經驗,現為好研磨食品、繼續品牌創始人,個人擅長品牌定位和市場營銷策劃。
歡迎大家加我個人V信:2200377213,一起交流探討一下!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繼續在創業(jixucy),查看往期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