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學會提問》 Neil Browne - 第5章 什么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論證的表面結構是由理由和結論組成。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會存在一種可能,例如理由的基礎并不是依據與客觀現實存在的,而是由作者假設出來的。那么要全面的理解一個論證,我們必須要尋找出這些假設。

假設的特征,隱藏或者沒有說出來,作者認為理所當然的,對判斷其結論有重大影響,可能有一定的欺騙性。所謂假設就是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理由

為全面的了解論證,我們必須要尋找假設,那么我們尋找的范圍就是在這些論證結構中,先檢查理由,然后再檢查結論,尋找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何為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價值觀假設,尋找理由需要他們才能證明結論的那些假設(是一種想當然的看法,在特定情況下,沒有說出相對立的兩種價值觀,一種比另一種更重要)(關于這個世界應該是什么樣的那些想法)

描述性假設,尋找理由需要他們才能成立的那些假設(沒有說出來的對于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什么樣的想法)

尋找價值觀假設的線索

1.作者的背景,

2.通過作者列舉的理由,方法是不斷問一下這個問題【為什么作者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或結果,對他而言顯得那樣可取】,(注意點)在尋找價值觀假設的時候,你應該盡量一直說明價值傾向,

3.反串法,如果和爭論中的人采用相反的立場,他們會關心什么

4.尋找類似的社會爭論,看看同類的價值觀假設,

5.找一找常見的價值觀沖突,例如個體責任和集體責任之間的沖突

涉及規定性論題的完整推理離不開理由和價值觀假設

需要了解為什么會做出這個價值觀假設,選擇這樣的一個價值觀,我們需要理由

關于描述性假設

尋找描述性的線索

1,不斷思考結論和理由之間存在的鴻溝。 不斷追問你怎么會這個理由得出這個結論,再問: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這個結論還需要哪些東西成立才行,在想想:假設這些理由成立,有沒有可能這個結論仍然是錯誤

2.尋找沒有明確說出來的支撐其理由的那些想法

3.將自己置于作者的立場,

4.將自己置于反對的立場

5.認識到有可能存在其他方法來不知理由中提到的好處

6.避免表述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來當做假設

7.對論題進一步學習了解

不言自明的假設尋找起來毫無意義

寫作是盡最大努力揭示那些引導你的思緒的假設,給那些試著接受你的交流者一個公平的機會,來全面理解你的推理論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