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只有醫生知道

《只有醫生知道》是讀書群的新晉幸福媽媽臨淵推薦的,同時吸引了好幾個對女性健康關注的小伙伴一起來讀。作為已經到孕晚期的自己來說,受益匪淺。雖然到目前為止我成功的避開了里面提到的一些傷害身體的“坑”,但深切的感受到對女性對自身健康還有整個社會對于女性健康的關注都是非常不夠的。

首先歸納一下書里的干貨部分。

保胎并不是一定必要的:妊娠初期的自然流產率為10%-15%,其中百分之80發生在前三個月。主要原因是胚胎的自身先天不足,所以保胎意義并不大。所以那些不小心流產的媽媽們其實并不需要過分自責,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一個法則表現。至于那些一懷孕就臥床保胎的做法,也是大可不必的。懷孕是女性一個自然的生理階段,并不是生病,按道理講根本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想起我孕期初期有過短暫的流血現象,被診斷為先兆流產,開了黃體酮膠囊。書中也對這種現在各個醫院的普遍做法做出了一些說明:也許只是對病人的心理安慰。有的人用了幾天,胎兒逐漸成熟在子宮扎穩了自然就好了,有人就算屁股扎爛了還是沒保住。因此懷孕初期不必迷信保胎藥物。想起我那一抽屜的黃體酮,而我只吃了不到一盒,就覺得現在的醫院還是不怎么實在的嘛。

安全期并不安全:民間傳說的安全期,前七后八根本就是不可靠的,如果沒有打算生育的計劃,萬萬不可大意。

宮外孕可致短時間死亡:宮外孕的概率是百分之一,一般是停經之后又來,但血流量不同于平時月經。一般呈現褐色。怪不得我去檢查的時候,醫生先讓我做B超來排除宮外孕的情況。如果伴隨腹痛那就基本上能確認是宮外孕了,這時候就應該馬山就醫。還好,當時的我并沒有腹痛的感覺。而宮外孕造成死亡也許就是瞬息之間。因此有過性生活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

生產過程:分為三個產程。首先是從陣痛到宮口全開,又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即為開三指之前,大約需要8小時,活躍期為3?指到宮口全開大約為2-4小時,也就是說要疼痛12小時左右才會被推入產房正式生產。第二產程才是真正的戰斗,大約需要2小時,孩子被分娩出來。之后是最后一部分,胎盤胎膜產出,大約需要30分鐘。對我這個孕晚期的,已經箭在弦上的大肚子來說,了解了這個過程反而覺得心里踏實了。就做好很疼很疼很疼的心理準備,然后慢慢熬過這一天吧。總比我吐的昏天暗地的時候好熬吧。

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的常見問題,一般表現為血崩,必須引起重視。當然,張醫生這個熱心的婦科大夫也不忘向廣大女性同志催生。恐嚇我們子宮不生孩子就會生肌瘤,恐怕也給廣大年輕女性帶來不少的壓力吧。35歲之前生孩子也是她大力宣傳的。生完孩子對女性健康的好處,也在書中提到。好吧,對于我來說,算是一種安慰吧哈。

除了用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知識之外,作者也花了大氣力來講述醫患關系。看得出,她作為第一線的醫生是非常希望能夠建立和睦的醫患關系的。她講述的關于醫生的種種不容易也很讓人信服。至于如何改善目前的醫患關系,恐怕不只是醫生和患者彼此理解這么簡單就能徹底解決的。當然,以我的就醫經驗來說,目前的關系并沒有新聞報道那些極端事件般可怕。大部分醫生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大部分患者也都能理解醫生的辛苦。

關于女性健康的關注和知識卻是目前社會非常欠缺的,我也是在懷孕前后才開始關注備孕,懷孕以及產后知識的。幸運的是,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而有些女性卻因為這些方面的不了解以及男性伴侶的忽略導致悲劇頻頻發生。所以,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一定盡早就告訴她該如何關愛自己的身體,該如何面對性愛和生育。如果我有一個兒子,我也會教導他好好對待自己的愛人,好好守護那個愛他的女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