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常常想做一件事兒,到做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無從下手,因為忽略了細節(jié)。比如說前幾天我與一友人相約昨日下午在繁花見面,聊點兒事情!可到了昨天我才發(fā)現(xiàn)當時聊太開心,既沒有約幾點,也沒有約具體什么位置。只能再打電話與她重新溝通。好在這只是一件小事,我們也很相熟,重新溝通一下就ok了。但想到如果是一個很重要的約見,又意外聯(lián)系不上,你就會很著急,這件說好要做的事兒會讓你一籌莫展,焦慮感直線上升,還會被耽誤,影響你的心情。而這僅僅只是緣于你做事不夠細化。
2、我不禁想到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如果你打算看書,卻既沒有計劃要看哪方面,哪幾本,看多久,也沒有想好精讀還是泛讀,做不做筆記,寫不寫讀后感。往往就會到時候想起什么讀什么,然后讀過就丟,就不會在你腦海里留下太深的印象,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獲。而做足前面幾個具體化的步驟,你會覺得自己只要照章執(zhí)行就可以了,因為有方向,自然就會歸入你的知識體系,因為有目的,就有深度的思考,因為有做筆記,就會固化成你自己的知識。事后看看計劃的執(zhí)行,滿滿的成就感有沒有。可見具體化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3、前幾天看趙旭東老師的一個關(guān)于談話的視頻,有兩點給我很大的觸動。
第一點,他說對于一個人,你可以找他身上一百個優(yōu)點,只要是你認為好的無論外貌,舉止,行為,想法都可以算。這個具體化一個人的方法真是太妙了,如果對于一個與你很重要的人,如果這么做了,這個人的感覺形象在你心里將會豐滿許多,具像化許多,會讓你與這個人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接,而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原來有的不好的感覺也會淡化很多。這實在是具體化一個人的好方法,用在生活,工作中,想來對人的關(guān)注點也會改變,感覺也會大不同。這又是一個關(guān)于“具體化”的很妙的一個例子。
第二點,他提到一個三年做成十件事,也是一個具體化呈現(xiàn)的過程。如果光想三年要做十件事,你都不知道具體要做哪些,很可能想起一件做一件,有的還會忘記,等若干時候想起不定還會后悔莫及怎么就忘了呢。但如果提前規(guī)劃,具體到做哪些事兒,怎么做,在什么時間做,用多久,一件件列下來。甚或有些難做的事兒,做到了還可以獎勵自己什么,讓做一件事變得更有趣味性。這些具體化的過程決不會耽誤你多長的時間,只會讓你行動變得更高效,更有執(zhí)行力。
4、咱們再推開去聊聊對于人生,對于生活的具體化的想法。如果你沒有對自已的人生作過長遠的規(guī)劃,往往就會隨波逐流,沒有方向感,心理也會變得茫然,沒有動力。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是需要建構(gòu)的。其實所謂的建構(gòu),我的理解就是將每一個想法具體到可執(zhí)行的步驟,落實到每一點。就像我們要蓋一座房子,必然先要畫一個草圖,然后設想好每一個門窗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材料,然后才會按計劃好的準備材料,然后才能蓋這個房子。我們做任何事其實也應該這樣,沒做之前先在腦海里想像自己未來想要的樣子,越具體越形象越好。然后列下達到這個樣子所需的盡可能詳細的步驟,資源和欠缺,然后你就照著去做好了。這樣想想,是不是越細化越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