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知識管理訓練營 | 1 精力管理,每天多出兩小時學習

昨天晚上聽完了小六訓練營的第一課:每天偷兩小時時間。 內容涉及了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精力管理和時間管理密不可分,能管理好的時間都是因為充分考慮了精力狀況的。所以,我們通常都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最充沛的早上來做。

這節課的理念和《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美】喬西·戴維斯 (Josh Davis) 著這本書的精髓很一致呢。

好了,還是來談論如果管理時間吧,其實,這也是自我管理的最主要部分。

課程主要包括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就是細細梳理我們有哪些時間,作為不同的人生角色,我們又是怎樣分配這些角色時間的?

我的角色時間發布大致是這樣的,您也可以來構思一下哦。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板塊是偷取時間的技巧,包括三個方面:

1 怎樣獲取整塊的時間?

最主要的就是早起贏得的時間,比如5:30起床的就比7:30多兩小時,而且這個時間段沒有干擾,精力足,專注力也強。

睡前半小時也是很好的閱讀時間。《慢思考》這本書里就提到,睡前閱讀的內容,在睡覺的時候整理腦會負責將信息進行整理和存儲,學習效率會超高喲。在一天當中的整塊時間就用三只青蛙和番茄鐘有效的完成工作和學習。

當然,我覺得這一塊也要深度細化我們可以利用的時間,回顧工作日的狀況,我的可支配大塊時間包括:

5:30-7:30, 當然,這包括了通勤的40分鐘,同步可以聽書。

12:00-13:15 當然,中午的時候我只需要睡或者閉目養神20分鐘,這是實踐之后覺得最有效的休息時長。

21:00-22:00 寶寶睡著之后,可以寫作,閱讀和畫畫

2 怎樣偷取碎片化的時間?

碎片化時間是最近很火的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你是怎樣衡量你的碎片化時間的呢?你是以1分鐘為單位來衡量,還是3分鐘,5分鐘或者15分鐘呢?

有沒有想過上方的四個單位時間內你能做什么呢?秋葉大叔之前就提倡過這個信息的梳理。

你也來頭腦風暴一下吧,歡迎在文末回復你的補充。

1分鐘:

* 倒杯水

* 拍張照

* KEEP

* 記錄小確幸

* 點個贊

* 整理下背包

* 閉目養神

* 深呼吸

* 更新手機軟件

* 定個鬧鐘

* 伸個懶腰

* 看看遠方

* 回一條信息

3分鐘

* 整理手機桌面

* 整理辦公桌桌面

* 背5個單詞

* 想想購物清單

* 洗個手

5分鐘:

* 準備明天穿的衣服

* 整理寫字臺

* 上個洗手間

* 想想短期工作安排

* 剪指甲

* 喝杯水

* 發條信息

* 打個電話

* 選本想讀的書

* 寫個今日待辦清單

* 看一頁書

* 聽一首歌

* 網購一件生活用品

* 刷牙

* 選擇一個想看的電影

* 畫個導圖

15分鐘:

* 看40頁書

* 寫一篇文章大綱

* 寫幾百個字的短文

* 看一節可汗學院的課程

* 看一個TED視頻

* 給寶寶準備洗澡

* 寫兩張字帖

* 打掃客廳

好來,再回到課程內容來,小六分享到碎片化時間他能做什么?包括聽書,畫思維導圖,或翻閱手機,收集有用的內容到印象筆記。那對我們來說有用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自己的包里放個小本子或者便簽,可以買那種素描或手繪的本子,還有一支筆。

厭倦了手機屏幕,用紙和筆畫畫,那種感覺很不一樣哦。

另外,我們還需要PLAN B的思維。

比如和我朋友約會,結果朋友晚了半小時,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拿出書來看一下,或者聽一下書,然后又可以畫畫思維導圖和手繪了呢。這樣,等待的時間又變成了有效的學習時間。

3 偷取時間的技巧還包括習慣的養成。

小六老師講了習慣養成在不同的時間維度會呈現各種特征。我覺得糖果和處罰開關這個概念比較新穎。就是說,如果你想養成跑步的習慣,那可以跑步打卡,發到朋友圈收獲贊就是得到正向鼓勵,也就是糖果;也可以有另一重方式,比如組織微信群,如果某天沒有堅持,那就必須在群里發100元的紅包,那種感覺肯定是比較肉痛的。當然,土豪可以發1000元的紅包更有效果哦。這兩個開關其實就是游戲的即時反饋遠離啦。養成習慣,還真需要這一激勵。

第三大板塊就是講時間管理的練習啦。
這里面涉及到一些概念,GTD, 儀式感等。

GTD的具體做法,推薦大家看一下《小強升職記》,里面有詳細的說明。

儀式感,這個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陌生,但在歐美就很普遍了,比如家庭聚餐前的禱告等。小六分享了他的早起儀式和睡前儀式。都是可以供我們參考的呢。

結合我自己的情況,我也構思了自己的儀式,這21天開始做吧。我還是用的印象筆記,感覺用好一個工具,就能享受少就是多的感覺。做完了就直接勾一下就好了,每日清單,和待辦清單都可以在印象筆記里搞定。

我之前嘗試過了奇妙清單,但不喜歡使用多種工具,所以,最終的功能都匯聚到了印象筆記。

學完第一課,我覺得特別有必要梳理一下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情,賦予這些事情多重意義,然后就能愉快地把這些事情作為大目標來瞄準了。

比如照顧寶寶,陪伴父母。

- 經營好愛的港尾,讓生活美好而富有詩意,為工作提供更多的動力。

寫作和圖片分享,當然是要花時間來寫字和拍出美美的照片啦,然后還要分享出去。

- 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攝影能力,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在分享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通過思維導圖和手繪來提高學習效率和享受學習。

- 幫助自己梳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思路,提高記憶力,為寶寶繪制一本手繪本,將學習變成一件好玩的事。

課堂感悟:

因為之前看了小六老師的兩本書《讓未來現在就來》和《顛覆平庸》,對于老師講的內容有了再次印證的感覺。之前,也看過很多關于學習和效能管理的書籍,包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已經開始了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段位并沒有很大的提高。偶爾還會走神,也偶爾會偷懶,關鍵是沒有養成習慣,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方法論實踐:

發現自己沒有持續培養自己的愛好的主要原因是動力不足,其實也就是因為沒有變現的途徑和目標。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半途而廢。

現在想學的寫作,已經開始啟用即時反饋和每日用碎片時間來開展的方式進行了,在朋友圈獲得了同事和朋友的關注,讓我很受鼓舞。

樹立了自己的早晚儀式:

1. 每日5:30起床(因為我寶寶習慣早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2. 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所見所聊,提高印象筆記使用效率。

對比了一下和牛人的時間使用狀況,最大的差距是沒在工作中學習,加油!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