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論是跟親人或是朋友都不能走的太近,走得太近,難免產生矛盾。所謂遠親近鄰就是這個意思,親戚相離遠了,常年不見面,才會感到其親;近了,成天見面,反而感覺不到親在何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光親戚如此,即使是父母跟成家后的子女也一樣。那么,應保持多遠的距離合適呢?從生活經驗中所得,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這樣的距離不會因為湯太熱而燙到,也不會因為太涼而冷了親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父母為兒女操心操慣了,總是舍不得放手,依然樂此不疲地去幫他們操持家務,甚至攬過養育孫輩的任務。別以為這樣做了,就會得到兒女的領情,其實不然,兒女往往并不領情,反以為這是你應該做的,做好了沒得說,倘若沒做好,則是你的不是,矛盾因此而產生。因為兩代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不可能相同,尤其在育兒中表現更為突出。隔代人看小孫子哪里都親,無形中就把孩子嬌慣壞了。孩子沒教育好,兒女不從自身找原因,首當其沖會埋怨當爺爺奶奶的沒做到位,結果是出力不討好,還窩了一肚子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兒女成家后,理應讓他們學會獨立生活,學會經營屬于他們自己的小日子。作為父母,該幫的時候幫一把,該放的時候放一手,莫要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要給兒女留下成長的空間,讓他們在磨練中懂得珍惜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朋友之間,應該保持多遠的距離呢?朋友之間應該保持豪豬、刺猬相偎依的距離,太近,容易傷及對方,太遠又感覺不到溫度。所以,朋友之間也不能走得太近,說話要三思,要有所顧及,做事留余地,錢財需分清,玩笑勿開過頭,否則,朋友就難得做了。不論與誰相處,都要學會尊重,不要太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更不要替他人做主。
圖片發自簡書App
總之,人和人之間相處,走得太近,容易產生矛盾;離得太遠,感覺不到親密。不管是身邊的親人,還是朋友同事,與人交往,要有度,讓距離產生美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