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津
天津是我讀書的地方,三座直轄市中最低調的城市。90年代末,當我第一次走出天津火車站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排列整齊的黃色小面的。
學校位于津南區,旁邊就是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那時候大學校門是敞開的,我們經常有機會去這兩所985學校串門,去圖書館或者教室找些相識的同學,蹭他們學校的興趣班課。因為任課老師就是南開博士,所以對名校更為親切。20年后帶孩子去天津旅游,再次采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時,孩子聽著我絮叨當年往事,也很神往。90年代末的大學校園,學習氛圍還是很濃的,同學之間也沒什么芥蒂,感情淳樸,老師們保留著園丁的奉獻精神,師生關系很融洽。對比現在高壓狀態下的教育,我也是時常慶幸,我們曾經生活學習的相對挺松愉悅的多。
同學中不少天津本地人,他們自帶詼諧氣質,言語風趣幽默,句句帶梗。我當時對他們的這個屬性非常著迷,隨便聊個天我就能開心大半天。他們還非常大方包容,介紹我們去天津衛知名的五大道,古文化街,勸業場等等,介紹天津的小吃疙瘩面,煎餅果子。當時宿舍樓下的果子攤總是擠滿了排隊的大姑娘小伙子。冬季的水上公園結冰成了溜冰場,公園落滿了雪,南方來的同學總是成群結隊拍照嬉鬧,青春肆意而美好。
天津租借區很多,也保留了不少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特別在五大道那片。后來全家過來旅游的時候,我們也專程去看了瓷房子。關于這些名人故居,翻開近現代史,每座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保留下來的這些故居,儼然成了天津的一大特色,相比帝都的莊嚴,天津衛作為港口城市,更多了西洋的味道,它的地理位置則決定了它屬于最早對外互通的城市之一,這些地理狀況也影響著天津人開放包容,低調詼諧的性格。
喜歡這座城,喜歡這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