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講了伏筆的寫法,那么今天來講講懸念,懸念和伏筆還是有所區別的。
伏筆是草木蛇灰,若隱若現的隱線,到后面的時候起到前后呼應,上下對照的作用,也會讓讀者有頓悟,和豁然開朗的感受。
而懸念是一個活扣,誘惑讀者伸進頭來,一點點收緊,勒得人喘不過氣,恨不能一下子找到解法,直到結局揭開魔術師的幕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皆大歡喜,意猶未盡之后留下深刻印象。
關于懸念的設置有幾個小方法:
1.?誤導誤會
早早設置好真正的兇手,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卻利用各種迷霧,誤導讀者把懷疑鎖定在另一人身上,直至后來因為種種事件揭曉,才得知原來早先懷疑錯了,只是因為難言之隱才會產生令人懷疑的舉動。
?這是懸疑小說中經常使用的手法。
?比如東野圭吾的新作《長長的回廊》中,一直把兇手誤認為是社長的弟弟,因為其高智商,擅觀察,所以把目標鎖定在了他的身上,甚至暗戀他的侄女也因為懷疑他,為了幫其遮掩而付出了生命,可直到后來才發現,他是無辜的。
這本書最妙地方在于主角一直就知道第一兇手是誰,她要復仇的對象是幫兇,是為了拉出其身后的陰謀。
這才是本書的亮點,東野圭吾能把故事設定在不停地閃回與現實交織,讀者在不斷回憶與追兇之間拉扯,卻不產生倦怠感,這才是他的獨特魅力和高超手段。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小說有著全局觀的把控,需要把所有的劇情一一設置清晰,然后倒推著開始創作,還要會利用各種條件設置煙霧,有時還需要一些副線情節交叉拉開讀者的注意力,有點象變魔術時的障眼法。
不妨去學幾個小魔術,分解之后套劇情。
2.?非此及彼
故事的情節并不是你認為的,直到故事的最后才揭穿真相。
?有點類似套娃的手法,這是最近小說和影視劇中很喜歡用的手法。
最近在看《盲俠大律師2020》,第一個故事中,20歲的女孩跳樓自殺未遂,她的母親狀告渣男欺騙感情,分手后還把女孩的信息發到網絡上,導致網友圍攻而使女孩承受不了,選擇自殺。
?因為男方家大勢大,而女方屬于弱勢群體,盲俠幫助其打官司,要求賠償一億加一句對不起。
?盲俠的原意是利用高價賠償引發輿論的力量壓倒男方,可在經過事件的調查,才發現案件遠非表面那么簡單。
?首先女方是援交女孩,是男方花錢雇傭的女友,可卻動了真感情。經過一波三折的調查,發現男方實際是性功能障礙者,為了不被外人發現,才去雇傭一個女孩蒙騙世人,而男孩其實有真正的女友。
?最后案件真相大白,其實逼著女孩自殺的就是母親,母親早在女孩的日記中發現了她去做援交的事,沖動之下說了“你怎么不去死”,還在網友們圍攻女孩時留言:“有你這樣的女兒,你母親應該感到羞恥吧!”
?母親才是壓垮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這案件的結局和原來的發展是大相徑庭的,才會令人一直追下去,一波三折的劇情強烈吸引了觀眾想探究真相,懸念感十足。
?小技巧就是,寫兩個故事,找其中的重合點,然后并成一個故事,中間多次轉折,形成懸念。
3.?句句懸念的節奏感
有些時候我們看小說,很多無意識的語句都會錯過,其實每一句中都有其設置懸念的鉤子,我也是在仿寫一卷小說的過程中,才逐漸搞懂這個節奏的,在仿寫的過程中,我甚至還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只有全寫完后,再回頭看,才明白了每一句的意義。
?如果是小白,想要完全掌握懸念的設置,要么去拆大綱,拆的過程中把每一個橋段起到的作用,自己分析一下。
?要么就去仿寫,邊寫邊思考,每句話的作用。
?有些時候,那些環境描寫、人物動作、對白都是懸念,如同射線一般,全部指向最終的結果,這個只能靠練了。
這是我拆解小說的大綱,灰色字就是一些懸念的設置
?關于懸念也還有許多種類,大家在看小說或電視劇的時候,最好不要只關注情節,還要順便多提問,多思考,多回顧,時間久了,總是帶著思考腦去看問題,自然看得更細,懸念的設置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在腦中形成了。
?設置懸念不是一個橋段就能做到的,基本要在這篇故事的開始就一步步進入陷阱了,不敏感就感知不到,提高閱讀和觀賞的敏感度才是正解。
懸念和轉折很多時候都是用在一起的,以上的方法也可以換個角度作為設置反轉的手法。
?明天講解如何拆解小說仿寫才能更有效提高寫作,而不是無腦仿寫,那寫一百篇,效果也不佳,關注不迷路,私信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