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寫作交流的平臺APP都是想通過寫文達到收獲物質的直接目的,希望有人看,希望有人點贊,希望有人說話,最希望有人打賞,雖然不幾個錢,但看的人多了,流量時代,打賞的數量累加起來真的很恐怖。有點傲氣的人都寫文,有點長相的人都去做主播,寫文的收入往往都不如做主播的人掙得多,這也說明這個時代人們的精神狀態,與能力大小無關。
寫文的人也有早晚、能力大小之分,有的人自己有收入,不計較贊賞收入,人家就是寫著玩,就是放松自己,他寫的文時好時壞,就是一個樂呵,無關大雅。有的人靠此吃飯,他對贊賞和點贊、看的人多少是很在意的,看到別的人早早的確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小小年紀寫的那么多那么好,粉絲那么多,心里真是百味俱全啊,真是羨慕嫉妒恨啊!
寫作的人都是長江水滾滾東流,網絡時代的寫作,能成為大家的網絡作家真是很少見,即使偶爾成名,已經坐上了名人寶座,以后鮮有好的作品再見于世,他們就靠一部作品吃一輩子,就和某些流行歌星一樣,一輩子就唱那么一首歌都會讓粉絲淚流滿面。像《成都》、《浮沉》、《杜拉拉》《畢業》……都是一時英雄,但包打天下仍然沒有問題,某個節點還會被人提起,還會出現,還是可以掙出場費,還是可以當文學大獎賽的評委的。他們也許日后還可以再寫出一部作品,但在當前他們的作品都不入流,畢竟,他們就是在玩票,他們不是干這個的。
寫文的人能寫成功的人少之又少,誰都沒有注意,但寫成功的人總是為人津津樂道,誰都沒有注意到他們身后的辛苦,都看到的是他們眼前的好看,他們都不愿意看到名人身后的苦酸,都當是戲說,所以能熬出來的名人真是厲害的人。
由此我想到了杜甫,他那個時候寫詩是為了掙錢果腹嗎?
我想到自己也寫了不少文字,也在網絡上經營了七八年,現在在網上搜索我曾經的網名就能搜出一大批我寫的作品。我無時無刻不再希望通過文字找到我的知音找到我的伯樂,可這么多年了,總是沒有這樣的人出現!是他們都藏起來了嗎?還是有些人為了私利,隱藏了他們的信息呢?
抱怨是沒用的,我還是繼續寫下去,最近也愿意在寫作上多投入一些力量。
平下心來想一想,難道寫作就是為了有收入就是有了收入才叫寫作?自己愿意寫,不求發表掙錢就不算寫作了嗎?看來,我想的有些鉆牛角尖了。那么今后我改過來,寫,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有人愿意要就拿去,能給點稿費也感謝他,不給,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