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旅行的人,可以分為五種類型,對號入座,你屬于哪一種?
一、把旅行當作一種生活常態。
擁有這種生活態度的人一定是有錢又有閑。
眾所周知,每年的國慶黃金周,國內各大景點都是人頭攢動,想好好的看看風景只能是望天興嘆,高速路上更是堵堵堵。但是也不能發現,在堵車長龍中、在景區的如織游人中,鮮有明星大咖、商界名流,按說黃金周幾乎半數的中國人都外出了,怎么不見我們在媒體上熱捧的各路明星呢?
這是因為這些有錢人才不會這個時間段去湊這個熱鬧呢,他們會選擇工作之外的時間去國外旅行,更休閑更自在,即便是國內游也有貴賓通道,世界之大任我游,他們早已把旅行當做放松身心的一種生活常態了。
二、窮游。
窮游從字面意思理解,或許多數人認為沒錢的人只能去花錢少的地方窮樂和。
其實,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旅游方式的日益豐富,窮游也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所謂窮游,就是反思自己的內心,找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窮游更注重的是個體的體驗,這部分人追求的是旅行過程中內在價值的體現,他們不給自己貼上標簽,可以在窮鄉僻壤的農舍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也可以在國外的古堡豪宅中恣意享受,窮游的旅行豐富多彩,窮游的旅途永無止境。
三、自駕游。
簡單的說,自駕游就是自己駕車出外旅游。這種形式更隨意更自由。
現在汽車已經走入千家萬戶,國內的有車一族越來越多,自己駕車外出游玩,只要做好旅游攻略,能更好的帶著家人一起享受到旅游的樂趣,不但放松了身心,而且更加融洽了和家人的關系。
四、追風跟團游。
喜歡跟團游的人大多數是懶人,怕麻煩的人。
這部分人只需費心兩件事兒,一是確定好去哪里游玩;二是把錢交給旅行社。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其他的都是旅行社說了算。
當然跟團游的弊端也很多,旅行社的坑太多,媒體報端也已經暴漏了很多了,在此,藍厭厭也不再贅言。
五、自由灑脫型人格的逍遙游。
《逍遙游》是《莊子》的首篇,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境界,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游”。
藍厭厭之所以加上這一種類型,是憑著自己的理解。真正能夠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實在是圣人之舉,一般人很難做到。
藍厭厭理解的逍遙游,就是背著行囊就出發了,走到哪里游到哪里,在他們眼里,世間處處皆有風景,如果盤纏不足了,那就停歇一段時間,隨便打份工,待銀子充足了繼續前行,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吧,只是選擇這種生活態度的人太少,因為大多數人做不到放下現有的一切,只是懷著一顆“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態就上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