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是從得到還是羅輯思維中看到的一個知識,狗是社交性動物,它的安全感來自于熟悉的人;而貓是領地性動物,它的安全感來自于熟悉的環境。乍一看,從寵物的角度來說,愛貓愛狗者皆有之,分不出來孰好孰壞;但若放在殘酷的真實的投資市場當中,或許從中我們能發覺出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的原因。
大家知道,投資市場或者說股票、期貨、外匯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宏觀程度上確實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多的資源集中到代表先進生產力,代理未來發展方向、前景光明的的行業或商品當中,這樣才使得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發展,變得越來越美好。但如果我們換一個微觀的角度,從投資者的角度來來說,這一個資源再配置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過程,打個比方,就好似10個人來到這個投資市場,可能兩個人看對了方向,賺的盆滿缽滿,一兩個人比較小心,賺賺虧虧,最終打平,大多數人可能免不了虧損乃至血本無歸,甚至無家可回的地步;當然,說10個人可能有點少,我們把數字放大一千倍、一萬倍,變成一萬人,十萬人甚至百萬人,億萬人,那是不是和我們真實的投資世界一樣了呢?古往今來,任何一個行業,都免不了大體”兩賺一平七成虧“的格局,或許數值上有些差異,但少數人贏利的規則始終沒變。
為什么?
世面上的書分析了種種原因,文章之多汗牛充棟,我們從一開始的貓狗的安全感來源上或許可以一窺這種現象背后的心理學原因。
犬是社交性動物,人亦然,所以投資市場中跟風炒作者如河流入海,連綿不絕,其中有自己分析、獨立見解后而行動者寥寥,大多數人是人云亦云,別人買什么,自己跟著買什么;更有甚者以獲取小道消息作為操作依據,最后筆者曾親眼所見某投資公司總監聽信親戚消息,(其親戚與上海灘資本市場某大佬住一個小區,據說身家過億)重倉做空鎳金屬,結果止損出局。
以上種種有什么共同點,他們的安全感來自于周圍身邊人,來自于與自己熟悉的某個人的共同行為或選擇相信市場傳言,安全感來自于外而非內!
而市場中少數的勝利者呢,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他們成績和他們的辛苦奮斗脫不了干系,但估計大家用元認知能力能看明白,他們肯定沒有人云亦云,沒有隨波逐流,或許大家有時會發現幾個大公司蜂擁而上殺入某新興行業,焉知不是他們前期經過了大量的調研,夜以繼日地分析論證之后的行動。他們的行動要么有以后相似形勢或市場走勢之支撐,要么有嚴密邏輯之驗證。關鍵一點,他們的安全感來自于自己,來自于內而非外!
寫到這里,我們再暗黑一下,可能有人覺得現在社會發展這么快了,很多人努力了很久,和我們的起步不在一個檔次了,我們這時候追還來得及嗎?這里,我希望大家多聽聽李笑來老師的文章,但我們總不能因為晚起步了這么多,就放棄自己奮斗的道路。畢竟,你努力了,才有可能,而你什么都不做,那是絕無可能。
所以,愿大家以貓為師,莫盲從!
莫愁前路無知己,七年之后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