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our minds are full of thoughts and stories already,we actually cant notice the present moment. We cant see whats all around us , when were caught up in our normal dreamlike state.
什么叫死胡同?
死胡同,讀音sǐ hú tòng,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百度百科。
維基百科對死胡同的搜索是:”死路“的意思,死路——重定向自死胡同。
死路,指一條其中一邊沒有出口的街道,也就是“此路不通”。假若路人不熟悉道路,誤入死胡同會浪費時間,因為路有盡頭,非原路折返不可,所以不少死路都會在路口處安裝單程路或此路不通等路標,以警告路人。在各地使用不同稱呼,臺灣稱死巷子或死巷,中國北方稱死胡同或斷頭路,廣東話稱之為掘頭路、死巷或盡頭路。
“此路不能”、“不熟悉道路”、“會浪費時間”、“非原路折返不可”、“以警告路人”、“掘頭路、死巷或盡頭路”——是不是很有意思的定義啊?
生活中,你不一定會真正走入一個死胡同,但是,你一定會有走入死胡同的“真真切切的感受”。——這就是思維的死胡同。
什么叫思維的死胡同?
簡單地說,就是想不到,想不明白,想不通。于是,造成的結果就是,想不到總感覺智商很捉急,想不明白感覺很迷茫、迷惑,想不通脾氣就很差,氣躁、急躁、煩躁。
生活中,就有很多平時看起來很聰明的人,但,卻時常做著不聰明的事,有時,甚至是一些“愚蠢至極”的事,如果聰明可以測量,我想,當時的“聰明值”大概不會超過一個生下來幾個月的嬰兒吧?——因為嬰兒至少有問題會哭,哭了之后,只要找到了問題所在,比如:要吃了?要睡了?要出去玩了?哪里不舒服了?......只要方法得到,嬰兒可以馬上不哭了。
可是,反而是大人,有些問題,明明自己知道是問題,“藥”就在自己的腦子里,但是,就是“藥不起作用”!這樣的“聰明值”是不是很不如一個嬰兒呢?
當然,大人的世界不是嬰兒那么簡單:“要吃了,要睡了、要玩、要不舒服了”這么簡單,大人的世界因為有了更多的“七情六欲”、有更多的“主觀與客觀”、有更多的“勢在必得與身不由己”、有更多的“本應如此與理所當然”......
都說生活是個萬花筒,一千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世界萬千。如果要是誰敢說完全看透了這個世界,那么,他一定會被認為要么是一個瘋子,要么是一個不自量力的人!
當然,我真真切切地承認我就是一“俗人”,面對這萬千世界,我只是試著去接受它,解讀它,擁抱它,改變我能改變的,接受我不能改變的,然后,努力讓自己有更多的分辨力來區分這兩者的差異。
我認為,大人的世界縱使“風情萬千”,縱使“擁有世界”,縱使“前世今生”,縱使“因果報應”,其實無非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知道并做到“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這看著是個解答題,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個選擇題。也就是:生存OR毀滅?這是個問題。生活中,有很多的解答題高手,但卻是失敗著做著無數的選擇題。有很多的聰明人,卻不一定能成功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的解答題高手,做解答題水平一流,讓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水平更高,效率更佳,速度更快,結果更優.....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并不見得能夠成功,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很多時候,他們做選擇題的能力很差。以至于“知道太多的人生道理,卻仍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以至于“我都這么努力了,還要我怎么樣?!”的人生悲嘆。
這是為什么?答案是:你是一個解答題高手與還是一個選擇題高手?到了要選擇的時候就好像突然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解答能力呢,這是為什么?答案是:絕大多數人被自己所局限,無法從“自己的世界”里跳出來,去觀察整個世界,或者說,起碼跳出來之后,去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去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于是不可能選對,只能選錯。
當你面臨所謂“選擇”的時候,之所以猶豫或者糾結,無非是因為,突然之間你不確定哪個選項更好,哪個選項更糟?若是知道哪個更好,直接選那個就是了。這是為什么?價值觀影響所致,所謂的選擇,只是價值觀確定之后的自然結果。
所謂價值觀?
最通俗、最有效的定義無非是: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李笑來
價值觀不清楚的人,就總會像有鬼一樣依附著自己的身上一樣,讓你過得不安寧,讓你過得不踏實,讓你過得無所適從。而這些鬼中,首當其沖是這么一個鬼:“以偏概全”鬼。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當作全世界的感受,把自己的觀察當作全世界的觀察,把自己的看法當作全世界的看法......一切都從自己出發,全然不知道別人可能跟自己不同,別人所身處的世界一樣可能跟自己不同——甚至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就是很有趣的: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而實際上,別人以為他以為的他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是不是很繞?但這就是現實存在的。 所以,有時候——
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事實)
你以為不是你以為的,是你以為;(自我)
你以為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結果)
所以,李笑來說:
選擇決定命運,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于是,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最應該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個:以偏概全。
人生就是個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要想讓自己過得好,就要不斷消除自己的BUG,要想讓自己過得好,就要不斷發現自己的死胡同,不斷去尋視自己是否在某個死胡同掙扎,不斷去尋找走出死胡同的方法。
如若不,你的死胡同會讓你陷入死循環,像迷宮一樣,你走來走去,最終還是停止在某一個地方,終有一天,會對人生失望,對生活失望,對世界失望。
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太多的問題,但,其實你最大的問題在于你無法走出自己思維的死胡同,唯此——而已。
方法如下:多學習,多反省,多行動。你的心量大了,世界自然就大了。面對世界不要心浮氣躁、稍安毋躁,方可做到戒驕戒躁、不驕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