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媽媽生過病后,我常常打電話回家,對,常常,有時候甚至是天天,媽媽一接電話,我就知道她今天心情如何。
如果她先說話,那代表心情還可以;如果先大笑,那今天一定很開心;如果他等我先說話,那八成遇著雞毛蒜皮的事,而且很有可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
因為媽媽的圈子很小,她一輩子除了看病都沒出我們那個鎮,就連生娃都沒有,我妹是接生婆在家里接生的,我是鎮上的衛生室出生的,或許不叫這個名字,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媽沒出過遠門。哦,差點忘了可能我媽還到縣城喝了一次喜酒。
所以說啊,我媽媽就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人了。她每天接觸到人都是村里人,她每天遇到的事也都是村里經常發生的事,張家長、李家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慢慢長大,他們慢慢變老。如果沒有生病,或許我媽過得也是無數城里人夢寐以求的、愜意的、詩意的田園生活吧。
媽媽生病那段時間,我很沮喪,不知道怎么辦,還好一切順利,還好手術很成功,雖然也落下了后遺癥,但是還好,問題不大。我依稀記得,那天我陪著老媽進的醫院,我掛的號,進了門診室,醫生平靜的說可能是腫瘤,而我很不平靜的“哇”一聲哭了,旁邊的病人都勸我,說沒事。連我媽都來安慰我說,還好沒有得那個壞東西。回想起來,我媽比我還樂觀。
媽媽動了刀子,全麻的手術,病房的其他家屬跟我說要去買鴿子吃,說吃了傷口好得快,我沒買,因為那會我剛畢業沒啥積蓄,媽媽也說不要,買那個東西浪費錢又沒用,于是直到出院我也沒讓我媽喝上鴿子湯。再后來,我自己摔斷了骨頭,住了院,動了手術,縫了10來針,又有人跟我說要喝鴿子湯,我也沒喝。不過出院后,我自己隔三差五買豬骨頭燉湯喝,那一兩個月喝的湯比我之前20多年喝的還多。
后來,有一段時間媽媽情緒很不好,再加上家里雜七雜八的瑣事,我媽整個人就緊繃著,就連我一度也挺郁悶的。還好,一切都過去了,我們都過來了。畢業五年了,尤其是近三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嘗試,說屢敗屢戰也好,說屢戰屢敗也罷,只要一家人身體好好的就比啥都強。
有空常給家里去個電話??!對了,和媽媽說啥呢?嗯,媽媽你睡著了嗎?今天你干什么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