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都有哪些后續發展?”,彈出的推送消息里,顯示的那則回答是:“縫肛門助產士。這個助產士接生的我。”
這則新聞當時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雖然我沒有怎么關注,但鋪天蓋地的報道還是讓我對這個事件有挺深的印象。當時在網上看到這個新聞,以為助產士真的是因為不滿沒有紅包而報復產婦,心想現在的婦產科也太黑了吧。照這樣的情形,產房里的醫護人員實在是惹不起,紅包啥的如果不提前打點好,都不要想安心生孩子了。因為生育的問題實在不是我當下關心的議題,所以我并沒有跟進了解后續事件的發展,只是簡單地認定這是關于緊張醫患關系的一個現實寫照。
當我在知乎看到關于這個事件的回答,特別好奇主人公在那之后的生活狀態。說起來有點好笑,答題者的那句“這個助產士接生的我”一開始讓我誤以為,答題的就是當時被接生的那個小孩。點開看了之后才知道,答題者年幼時和新聞事件里的那個助產士是鄰居,她出生時計劃生育還是“只生一個好”,而她還有個哥哥。為了躲避計劃生育只好選擇在家產子,而作為鄰居的助產士,負責了包括產前檢查和最后接生的任務。可以說,是這個助產士用雙手把她迎接到了這個世界上。
在答主的印象中,助產士一家是特別溫馨有愛的。助產士和丈夫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夫妻倆擁有體面的工作,育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這個小哥哥在幼小的答主眼中,就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小哥哥家擁有很多小朋友夢寐以求的玩具和故事書, 樓里其他家的小朋友經常去他家玩耍,簡直就是孩子們的游樂場。
令人惋惜的是,幾年后,丈夫遭遇意外不幸去世,留下了助產士和小哥哥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大概是怕終日觸景傷情,助產士把房子轉手給了親戚,自己帶著孩子南下了。從那以后,答主也只在助產士偶爾回來探視的時候,碰見過她幾次。
再后來,答主看到了網上這則新聞,起初并沒有認出主人公是自己曾經的鄰居。后來聽街坊們議論紛紛,不覺震驚才特意關注這事件的進展。因為有年少時的接觸了解,答主不相信之前關于事情起因為“助產士索要紅包未果心生報復”的報道,后續的跟進報道也確實還原了事實的真相,產婦生產時用力過猛導致痔瘡出血,助產士考慮到情況緊急,順手給她包扎了一下。如果嚴格按照手術流程來說,她的做法確實不符合規范。但是稍微有點同理心的人都不難判斷,她確實是做了一件有利于產婦的好事。然而,大多數的人應該只知道“縫肛門”,并不知道事件真實的來龍去脈。就比如我,也是在看到知乎上這則回答,才了解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答主說,她無法將新聞里面對鏡頭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回應采訪的助產士,和當年那個會斜躺在沙發上,一頭長發如瀑布垂順,氣定神閑宛如貴婦人的護士阿姨聯系到一起。在她的感慨里,多的應該是對這位阿姨命運坎坷的嘆息。而我作為一個局外人,更多感受到的是無良媒體的不懷好意和網絡暴力的可怕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