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為人處世要有退一讓一步的態度才算高明,因為現在讓一步就等于為日后進一步做好準備;而待人接物以寬厚態度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實際上是日后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故事解讀《菜根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以下內容上接<老豬土產有限公司>朱總回憶錄:
身在南方的朱一,除夕之夜遇到了當地最大的商貿公司董事長王雄,聽門衛室老李頭講述了王雄的一生,他也明白了公司名字為什么叫做“阿東商貿公司”阿東這個名字是老李頭兒子的乳名,成立公司之初,王雄和他老婆還有老李頭三人商量注冊個什么名字比較好,老李頭當時心不在焉,突然叫出兒子的名字。
“阿東”
“阿東好,我們就叫阿東,東方么,多好,日出東方,含義也不錯,想不到你這一把老骨頭,還挺有文化。”王雄說完,拉著媳婦就去了工商局注冊。
“啥?”老李頭才回過神,夫妻兩個人早就已經沒影了。
就這樣,阿東商貿公司的名字充滿了喜劇色彩,王雄之后也被人問到過,為什么叫阿東,他說他兒子名字就叫阿東,以他兒子名字命名的。
王雄何嘗不知道老李頭思念兒子,他這樣做,就是希望老李頭心里能夠好受些,自己兒子剛會走路的時候,王雄逢年過節就讓兒子給老李頭磕頭,讓叫爹,每次,王雄都讓老李頭胖揍一頓,之后親切的抱起孩子在小區溜達。
他們三人的感情已經不能用親情來描述。
(有些扯遠了,言歸正傳,緊貼我們的主題,回到朱總這里)
且說朱一,除夕一夜未眠,在等待初六,王雄聯系自己,時間很快又仿佛很慢,說時間過得快,對于朱一來說,年近四十不惑的他,每天用手機搜索著營銷知識,關于農產品銷售的思路,每天什么時候餓什么時候才想起來沒有吃飯,他索性搬了一箱方便面,餓了就用大鐵缸子泡面吃,泡面好,不用洗碗,下次接著用,有點時間就學習。
再說時間過得慢,他一旦閑下來,就盼望著初六,能夠讓王雄引薦,讓自己老家的農副產品有個銷路,之后又狠狠抽了自己一個大嘴巴。
“等、靠、要,這三個字最不靠譜,自己沒有出息,不能把希望全部壓在別人身上。”朱一心想。
且說這人啊,最怕對比,也不能沒有對比,假如沒有快遞員那條短信,沒有女兒寄來的一包土特產,沒有待在門衛室,沒有遇到王雄,也許朱一會死,也許不會,人往往就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瞬間感悟,仿佛佛家所講開悟,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未曾明白的道理,有的人一生下來就看透世間的萬事萬物。
聽老李頭講完王雄的一切,朱一就是此種狀態,活了半輩子,一晚上感覺明白了前半生都不曾明白的東西,說不出,道不明。早已放棄了自殺的念頭,滿腔熱血猶如剛來這所城市的心態一樣。
五六天的時間,朱一都呆在宿舍,滿臉的胡子,只穿著秋衣秋褲,除了上廁所睡覺和泡面,他每天就趴在板凳上,盯著手機屏幕,旁邊已經密密麻麻寫了兩個半的筆記本,地上也散落著廢紙。
好不容易等到了初六,與他一起送快遞的員工都陸陸續續開始上班,進入宿舍,朱一早提前一天把這里收拾干凈,他在初五左右就已經另外租了一套小屋子,辭掉了工作,為的就是搞清楚當下時代的“互聯網銷售模式”。
租的小屋,是老李頭在本小區給他找的,特別小,迎面那棟搖搖欲墜的破樓,據老李頭說,王雄當初就住自己對面,這片舊小區早在幾年前就打算拆,是王雄從開發商手中把地皮買了回來,雖然不能改變不了政府的改造計劃,但是王雄爭取到了兩年的時間,不拆掉這里,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里是他的根,另外一個這里住的很多人都是外來務工人員,房子還特別搶手,就因為房租低,離市中心特別近。
360塊錢一個月,僅僅一墻之隔的小區,房租要800起,而且比這里更破。
知識很重要,絕對不能被時代拋棄。朱一這幾天的感悟。
“你不就是送外賣送快遞的命,因為你體力不行,根本比不過小伙子們,干啥啥不行的笨蛋東西,我走了,有什么事情,門衛室找我。”老李頭說完,扔給朱一兩包中華煙,扭頭就下樓去了。
朱一看著床上的兩包中華,聽著老李頭下樓的聲音,眼淚在打轉,仰起頭,不能讓掉下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已經正月十八了,但是王雄卻遲遲沒有給他打電話。
朱一此時坐臥難安,他不知道該不該直接給王雄打過去,打過去了又該怎么說呢?
手心朝上的那種感覺,是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而且人家跟自己非親非故的,憑什么幫你?
此時,朱一正想著的時候,老李頭直接闖了進來。
“嘿,王雄那混蛋給你打電話沒有?這幾天盡忙活小區過元宵節了,也沒顧上問你。”老李說抽出一根煙扔給朱一,自己又點上一根。
“奧,怎么說呢?哈哈,王總可能比較忙。”朱一手里捏著老李頭的煙說道。
“那你死人啊,你不會給他打么?”
“去他媽的,你到現在飯都快吃不起了,還沒給他打電話啊?面子能吃么?你們北方話怎么說來著?奧,我去你大爺的,沒種的玩意兒,你找他是合作關系,你以為你是要飯的啊?你的東西要想在這邊立足,甚至以后在全國出現,都得找他,這混蛋還真有這能力,試想,你的東西加上他的渠道,都賺錢,你丫兒的玩意兒,還在這放不下面子。去你大爺的。”老李頭說完,叼著煙卷兒走了,臨走的時候給他放下一個飯盒,里面是熱氣騰騰的餃子。
“趁熱吃,吃完有力氣死。”老李頭邊下樓,邊大聲嚷道。
這頓餃子,朱一吃的很不是滋味,蝦仁餡的餃子,吃到最后一個,他才嘗出味兒。
晚上七點半,朱一掏出手機,翻開通訊錄,找到王雄的電話,撥了過去········
(ps:結合現實生活,以故事形態解讀(菜根譚)文化,篇頭原句與故事進程整體關聯)
故事品味中國文化《菜根譚》
文化應該是有趣的,關注午時文化,關注有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