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隨著寬帶的提速和普及,在線音樂的模式和類型越來越多樣化,而且音質也從最早的 128kbps 提升到了如今 320kbps 的高品質碼率。雖然在線的方式既方便又不占用硬盤空間,但應該有不少從卡帶時代過來的朋友在自己的硬盤里還留有大量的音樂文件,其中作為主流格式的 .mp3 一定占多數。如果你習慣使用 iTunes 或 iPod 來聽歌,想必應該非常明白 ID3 Tag 的重要性,否則你的曲庫將會是一團亂麻。
早前我對歌曲的標簽也不太在意,直到入手 IPC 「之后 500 白菜價出給了同事,現在想來悔的肝都綠了,當初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后才發現這貨是靠標簽來管理曲庫的。對于我這種有整理強迫癥的人來說,記得當時足足花了一天時間將硬盤里的 2K+ 的歌曲重新整理標簽信息,并且在這之后一直習慣至今。Windows 平臺我常用的標簽整理軟件是 Mp3tag,換到 Mac 后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iTunes 雖然也有這功能,但用起來實在不方便,被逼無奈曾一度在虛擬機里繼續延用 Mp3tag,不過現在好了,終于讓我找到一款還不錯的標簽整理軟件 – Tag。
軟件的界面一目了然,不需要太多的琢磨即可上手,左側是文件列表,中間是標簽信息區,右側是專輯圖片預覽和文件信息。對于標簽信息的管理分為五類,不過通常只需要對其中的「Basic」和「Artwork」進行整理就可以很好的管理曲庫了。
Tag 支持包括 FLAC,Ogg,M4A,AAC,MP3,WAV 等主流格式,該有的選項和功能都不缺,不過有些功能并未在界面上提供入口,而是需要到軟件的菜單中去找,比如批量清除專輯圖片的 Clear Album Art 功能,再比如 Save 功能。另外軟件的 Edit 菜單中還藏有不少功能,雖然不常用但值得挖掘下。
這里順便提供一個批量編輯時的小技巧。當多個文件的某同一選項為不同信息的時候,Tag 是不支持在批量模式下清空該選項的。舉例來說,A 和 B 兩首歌的 Title 不一樣,當在列表中同時選中 A 和 B 時,Title 選項中會以「Multiple Values」來進行標識,以表示這個選項的內容是多樣的。如果想要對 Title 進行清空,你會發現直接 Delete 是無效的。這時只要先在 Title 中隨便輸入點內容并保存,然后再次 Delete 就可以實現清空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