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7月底,白天酷熱,印象深刻的是馬路上的熱浪和倒影。
戴上墨鏡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提高耐熱度,明明驕陽悶熱,但看到的是灰蒙蒙的景象,似要下雨之態。心理上涼爽不少,也就造成了當天晚上的狀況。
傍晚時分,進入一個小鎮,看到有旅店,想想還是繼續,雖然經過第一天的騎行,大腿很是疲憊。之后又碰到一個,還是不忍下來,一來是天氣涼快點,二來有點貪多,這種矛盾的心理一直持續到似乎看到了前頭的莊稼地,才不舍地下車,剛下來走路都是踉踉蹌蹌地,幸好有車支撐著。
旅店戒備森嚴,玻璃上還有數條兇狠的壁虎把守。
休息后不知幾點起來,感覺異常,用手一摸鼻子,流血了。第一個念頭是趕緊回去,真的出“萬一”了,也怕死。靜下來回想自己應該沒有夢見美女,所以只能歸罪于高溫了。
熱!且中午還是在小樹林歇息,不但沒有遇到意想中的狀況,還被熱壞了;途中補充水分也比較少,之后做出改變:隨時保證框里有水有果,之后也就安然無事了。所以盡量不要在緊張、生氣時說話或做決定,容易出錯。
在路上,碰到一賣西瓜大姐,要她幫挑了一個,結果后來發現是壞的。想她知道可能性較大,挑的是擺在靠路邊的瓜,同時可能看我這裝扮和口音。這引起我的思緒:到底是因為做小本生意,導致她要玩小把戲還是因為她習慣玩小把戲而只能做小生意?應該兩者都有,但后者比重應該更大一些。格局不同,行為不同,格局多大視野就有多大。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說到,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對此行為注解頗為恰當。格局小的人,只能看到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管別人的,同時,自己的也變不成一畝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