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字之美很多時候需要意會,難以言表,如果運氣好,便有豁然開朗的時刻。譬如早晨醒來聽著窗外的雨聲,思及近期綿綿雨,我想是不是應該為這雨記錄下一些什么。但是直到坐在窗前提筆練字,寫到一句話,才定下心打開電腦。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當我寫到“浥”字我知曉我需要借用百度學習一番,(yi,四聲)沾濕之意。朝雨沾濕了輕塵沉下,所以才會有雨后視野的清晰干凈,平日里便時常感慨雨后的世界明亮清新,而這句詩這個字恰恰打到了心里。“浥輕塵,柳色新,而后心情明朗,萬物可愛。”
古人對雨總是偏愛,王維的另一首“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也是如此,空寂的山中在新雨過后,萬物清新,晚上的天氣使人感覺到涼爽的秋意。多么愜意舒適的溫度啊。
再提現在,下雨時分腦中總會響起那句周杰倫的“最美不是下雨天,是與你一起躲過的屋檐。”年輕戀人的甜蜜不是海誓山盟而是埋藏于生活里的點滴,雨天很美可是更美好的是當時我們一起在屋檐下躲雨的時分。你看著雨,我看著你,慶幸與你多待的每一分每一秒,青澀的喜歡,想起總是嘴角含笑。
一直覺得漢字是奇妙美麗的,而將它們組織成詩詞歌句的方式用于描述生活表達情感,賦予了中國人的一直以來的內斂與含蓄,避免了過于直接白話,也因此增添了許多讓人思考回味的空間,意猶未盡。
文人墨客的才華總是令我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