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這樣一個新聞,說美國有一位近70歲高齡的祖母,從外表上看像35歲,如封面圖所示。美麗青春的祖母說能擁有現在的好狀態,是因為她在28年前放棄了糖。從28年前開始,她就拒絕吃糖,一定要調味的話,就用有甜味的替代品。
你相信嗎?不吃糖有這么神奇的功效
這個新聞發出后,許多網友都不買賬。說她是假的,肯定面部做過美容什么的。因為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我也不太相信。
我身邊有很多不喜歡吃糖和甜食的人,隨著時間的消逝,該衰老還是衰老,70歲看起來像50歲都難,更不用說70歲看起來像30歲。
這位美麗的祖母有沒有去做美容,我不敢說。但能保持青春肯定不是靠不吃糖這一項做到的,我想應該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比如她健康的生活習慣,她堅持運動,她良好的心態和愉悅的心情。
無獨有偶,今天碰巧又看了另一篇文章,說越漂亮的人越不容易生病。覺得有一定的道理,除去天生的因素,通常漂亮的人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更愉悅的心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愉悅的心情,又可以讓人容光煥發。身心健康,生病的幾率自然小些,衰老的速度也會慢些。
糖的危害
戒掉糖也許不會讓你青春永駐,但是糖確實有很多危害。
經常會碰到一些剛查出糖尿病的人,一臉疑惑和委屈的說,我都不喜歡吃甜的東西,怎么會有糖尿病呢。
糖尿病的人失去了部分代謝和利用糖的能力,所以需要控制糖的攝入。但這并不說明吃糖和糖尿病間是因果關系,糖吃多了就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基因、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并不是因為吃糖引起的。當然,吃得太多、能量過剩、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糖尿病人身上,我們就可以窺探出糖的一些危害。比如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都與血糖這個元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其實,糖不僅對于糖尿病人有危害,對于其他人一樣存在危害。
糖就是一個純能量食物,不管是蔗糖、果糖還是麥芽糖,吃下去都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引起肥胖和脂肪肝。進一步可能誘發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糖對于我們的皮膚也有很大影響?,F在一致的觀點認為,糖可與蛋白質發生糖基化反應,影響皮膚彈性蛋白、膠原蛋白的作用,從而降低皮膚的彈性、減弱皮膚抗氧化能力,會加速皮膚的老化,表現為皮膚易出現皺紋、老化斑。甚至很多皮膚痘痘問題都與糖攝入過多有關。
所以,想變美,想要青春永駐,先從少糖開始吧。
突然想起很多人喜歡經期或產后,喝紅糖或黑糖水。依據中醫之理論,認為黑糖有暖宮、補氣養血、補虛化淤、活血鎮痛、美容養顏之功效。傳統觀念也一直認為紅糖或黑糖有補血之功效。
其實黑糖就是沒有經過精細提煉的蔗糖而已,相比白砂糖而言,顯得粗糙些,顏色深些,其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相比白糖要多一點。但是從營養成分的分析和比較來看,我倒是覺得它并沒有那么神奇的補血作用。
因為黑糖中鐵的含量,與動物肉和肝臟比起來少很多,且黑糖中的鐵多為三價鐵,和大多數植物性食物一樣(比如大棗),沒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易于被吸收。等量的糖提供的能量并不少于肉類,而提供蛋白質和其他礦物質也不見得比肉類有優勢,所以黑糖真的不是一個補血佳品。
至于說黑糖可以補氣養血、補虛化淤這些中醫理論,我不太明白。總覺得有些高深莫測,有些玄乎。比起說不清道不明的理由,我更愿意相信科學道理和依據。
當然對于貧困的人來說,喝些紅糖水肯定是產后恢復體能的好東西,也確實是有些補血作用。但是,對于現在生活條件已經改善的人來說,很多人可能都處于營養和能量過剩的狀態,我覺得就完全沒必要再喝什么紅糖水來養生了。
小心不知不覺中招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平時的生活中有意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不僅僅是因為擔心糖尿病和血糖的問題。
減少糖和少吃甜食,很容易做到。
可是像隱形鹽一樣,生活中也有很多隱形糖,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吃多了。
比如很多人燒菜時喜歡放糖,因為糖經過高溫后可發生特殊的化學反應,有增色、提鮮增香之效。
再比如你自以為吃的是咸餅干、咸面包,還有各種果干、話梅,其實都是放了糖的。
最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很多產品打著低糖無糖的旗號,其實并沒有做到嚴格意義的無糖,只是沒有加葡萄糖、蔗糖或麥芽糖等糖而已。
有些是用了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這些對血糖沒有什么影響。
有些就是用糊精(比如麥芽糊精)來代替,這些東西吃下去對血糖的影響更大。
最好的是用糖醇類(如木糖醇、山梨醇)和低聚糖類(如低聚果糖)來代替,不影響血糖,也不會增加能量的供給。
很多無糖產品雖說沒有加糖,只是用了上面的各種替代品。如上所說,有些替代品是會影響血糖的,就算這些替代品不影響血糖,但是食品本身含有的淀粉和碳水化合物也會影響血糖。所以不要看到無糖食品就放心大膽地吃,很可能里面的碳水化合物就讓你無形中吃下去了很多糖。
經常有糖尿病人問我,我能吃無糖餅干嗎?這個是咸味的餅干,我應該可以吃吧?
嚴格意義的無糖食品是指每100g或100ml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過0.5g。
知道了這一條基礎知識,以后面對五花八門的無糖食品,你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斷了。
判斷一個無糖食品是否適合吃,尤其是對于糖尿病的人,首先看一下配料表里是否真的沒有各種糖類,其次看看用什么作為甜味的替代品,最后看看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希望以后你不會再被“無糖”二字迷惑了,少糖也能少得徹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