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細草微風,兩岸晚山迎短棹。垂楊殘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 ? ? ? 落紅點苔,可當錦褥;草香花媚,可當嬌姬。莫逆則山鹿溪鷗,鼓吹則水聲鳥囀。毛褐為紈綺,山云作主賓。和根野菜,不釀侯鯖;帶葉柴門,奚輸甲第。
? ? ? ? 茅簾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里乾坤。
? ? ? ? 每每讀之,總是被這些優美的古文字吸引,陶醉,如清風拂面,如和陽當空,如蔥蔥綠野。我對文字,是真的喜愛,讀的越多,幸福感越強,與書成為知音,高山流水琴聲錚錚。當然有時也覺得晦澀,古人的語言總是與我們不同,他們又喜點綴修白,通假互文倒裝省略,常常會給閱讀帶來難度,可越是這樣,越讓人想去征服,探索。
? ? ? 今日學習新文,為列子的《愚公移山》,自我讀書時這文便在了,我很喜歡,學生卻不喜歡。我以前很喜歡,現在也隨了學生的意。我曉得,學生不喜,因了他們一開始便對這文有了敵意,學習新的文言文對他們意味著又有大量的背誦,課文注釋翻譯,是語文老師壓在他們頭上的山,一切都是為了考試服務的 ,對于一篇完整的課文分了重點與非重點,本身就犯了欣賞的大忌。
? ? ? ? 我就是那個語文老師。我也再沒法好好的欣賞美文了,看到一篇文章,就想分析中心思想,全文線索;就忍不住劃分段落,歸納大意;打開書講課后題,合上書聽依次背誦。說好煮茶對坐,兩廂無擾,任潛滋暗長,不負美好,是難到了。
? ? ? ? 我不想抨擊任何教育方向,體制。只是可惜了語文課本,明明是謙謙君子亭心看雪,有人硬要尋什么黃金屋、顏如玉。我當買一本《小窗幽記》,秉燭夜讀,洗一洗拙眼,清一清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