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本小說里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騙子將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成功地賣給了中東的一位富豪,他在這個過程中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是選擇目標,尋找那些有錢,信息獲取渠道簡單并且會有興趣購買自由女神像的人;然后控制目標的信息獲取渠道——比如報紙、電視新聞等等,將其掉包,在這些消息渠道里插入美國出售自由女神像的消息,使富豪信以為真;第三步是在該富豪感興趣并使用新聞上的的聯系方式聯系相關部門時冒充美國政府工作人員,與富豪交談并達成買賣的約定,最后,富豪很滿意地和冒充工作人員的騙子完成交易,然后騙子逃之夭夭。
當然這個故事還有許多細節,但是這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重點,我們需要關心的是,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么的脆弱。在上面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騙子達到目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控制了富豪的信息獲取渠道,從而使之上當。要達成這一目的,富豪的信息獲取渠道越單一,就越容易完成。如果富豪有許多的商業好友并且在做出決定前與他們交流,這個騙術很容易就會被揭穿,而想要控制富豪從眾多好友處獲取信息的渠道,則是很難完成的。另一方面,如果富豪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專業團隊,那么想要控制富豪的這處信息渠道則需要看控制這個團隊大部分人的信息渠道,這也是非常難以完成的。
通過這一例子,我聯想到了我們的信息獲取方式。早年間網絡還沒有盛行起來的時候,人們最常用的信息獲取方式是電視、報刊以及朋友同事間的八卦。對于電視、報刊,它們信息都經過了重重審核過濾,再加上節目時間、版面的因素,這個信息獲取渠道受到的限制是很大的。因此人們獲得信息的多少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身處的地域、職位以及人們混跡的信息交換的圈子。城里人和農村人相比,兩者即使都訂報紙看電視,但是城里人的視野無疑比農村人要廣闊,因為城里的圈子更大,各色信息流動的速度更快,因此他們從自己的八卦圈子里獲得的信息也就更豐富。
網絡時代的到來漸漸取代了電視、報刊的作用,開始成為絕大多數人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它使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寬廣了很多,這是電視、報刊甚至朋友的八卦圈子都無法比擬的。然而,從某種程度上講,它也使大家的信息獲取方式開始變得非常單一,很多人的信息獲取渠道基本上除了網絡以外,再無其余。
當然人們也可能會覺得,我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并不單一:電腦上有各種網站,手機上有各種APP,視頻的、音頻的,文字的,等等等等,種類繁多,我們可以任意挑選。然而,這些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全都通過網絡來傳播。而網絡上的信息,看似花團錦簇,多種多樣,我們仿佛能找到一切我們想要找到的信息。但是與從前的信息獲取渠道相比,網絡在信息方面則處于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信息泛濫。而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為了從重重的垃圾信息中找出我們需要的,我們漸漸地會找出一種自己特定的方式,然后形成路徑依賴,從此形成一種固定的信息搜集方式,比如說:在固定的媒體上進行信息訂制,又或者選擇某些媒體的推薦信息。這為我們節省了很多搜集信息的時間,同時也再次讓我們的信息獲取方式變得狹窄單一了起來。
比如說,你習慣使用大眾點評去尋找餐館。當你經常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出差時,在午餐的時候你也許就會習慣性地點開大眾點評,搜索該地區符合你要求的餐館,然后根據地址找到它,進去進餐。然而,也許這個地區除了這家餐館以外,還有其它許多更合你口味,更加經濟實惠的餐館,只不過它們沒有在大眾點評上發布信息而已。也許某次你出差時剛好遇上大眾點評上的那家餐館沒有開張,你無奈之下四處逛逛,找到了更多的餐館。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你會一直在這家餐館里進餐,并且永遠也意識不到就在半個街區以外就有許多家更好的餐館在等著你。
當我們習慣于采取這些固定的方式獲取信息后,我們就會忽略掉其它的信息源頭。然而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訂制的信息,常常會與利益掛鉤,因此它未必是我們最需要的,而是會在滿足我們需求與經濟利益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而媒體推薦的熱點信息,則有著它成為熱點的固定模式,信息發布者們為了追求熱門,常常會通過扭曲信息的真實性以便符合這個模式,從而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于是,網絡上的信息看似浩如煙海,然而我們真正接觸到的信息不僅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其有效性和真實性都有待斟酌。而真正精華的、有用的信息很可能就此敗給了經濟利益與爆文手段,從而被埋藏進了重重的信息深淵里。也因此有人感嘆,現在的熱門文學的文學性越來越差,有些文章甚至連基本的語法、文字標點的使用都存在問題,而真正藝術文學性較強的文章卻往往被埋沒了。這固然有著下里巴人比陽春白雪更吸引普通大眾眼球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受到了利益因素的影響吧。隨著網絡與經濟的掛鉤越來越緊密,各種網絡變現手段紛紛出現,而我們的信息獲取渠道也被經濟利益所綁架。我們所看到的信息,也許并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信息,而是通過各種運營手段強加給我們的信息;我們所感興趣的消息,也許也并不是我們真正的興趣所在,而是熱門制造者們通過分析人們的認知模式精心編制出來的段子而已。
我們如此依賴網絡信息渠道,卻忽視了一件事,那就是網絡上絕大部分信息都沒有一個真正的自然人或法人為它提供擔保,因此只能作為參考依據。當我們在看到一篇爆文的時候,當又一個社會熱點發遍了我們的朋友圈的時候,我們在接受其中包含的信息的同時,也應該思考一下這篇文章的發布者的目的是什么,同時判斷一下其中信息的真實性。最后還有一句忠告就是:不要因為網絡忽視了你的朋友們,他們也是你的另一個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