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和一對夫妻朋友吃飯,他們最近正在猶豫新年后要繼續開店還是到公司上班?他們算了一下賬,店里每月人工房租水電煤各種雜費共計90萬,銷售收益100萬,利潤10萬。如果他倆去找一家公司上班,每月兩個人的薪水預計最高為15萬,其中自有資金最高收益為5萬。如果他們問你,你覺得他們應該放棄還是繼續?
? ? 學完財務思維課后,我和他們一起畫表格分析了一下。經濟利潤=會計利潤-資金的機會成本。會計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實際發生的一切成本。前面他們說人工房租水電煤各種雜費90萬就是會計成本。選擇上班不計店內會計成本。所以選擇飯店的機會成本就是20萬。而開飯店的利潤只有10萬,所以虧損了10萬。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看,很明顯繼續經營的成本更高,應該選擇放棄。但如果沒有單位愿意用15萬雇用他倆,并且除了開餐館外,別?他路。在這種情況下,開餐館倒是沒有這部分“隱性成本”了。因為別?選擇,所以開餐館的機會成本就?較低,那繼續去開餐館吧。
?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但資源總是稀缺的,所以必須做出取舍,進而產生機會成本。沒有通過財務思維的選擇和比較,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收益比較與替代。學習財務思維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企業或個人作出正確的機會成本選擇。機會成本是奧地利經濟學家弗馮維塞爾在《自然價值》中首先提出的。通過分析成本定律進行工作生活的調整的管理活動。是極具實踐的概念之一。他認為機會成本是潛在利益的減少而非實際發生的支出。如果你遇到類似的問題會選擇了嗎?歡迎給我留言。大年三十,邊吃年夜飯邊繪圖給你們看的我,需要你們給點個好看。謝謝,新年快樂喔!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