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王天讀書沙龍公眾號上推薦的,看到推薦以后毫不猶豫就買了回來,今天用了半天時間讀了一遍,周志建用書中的故事讓我產生了共鳴,開始想要進行自我療愈。
周志建在第一章講了他自己的故事,他起名叫“另謀出路”,這些故事背后的動力都源自于他的“任性”,一直以來他都是跟隨著自己的心在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人生遇到的各種抉擇的時候,他都沒有向世俗低頭妥協,可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勇氣,常常在主流價值的壓迫下,身不由己,選擇別人要的,而不是我們自己要的。我們想要打破我們身邊固有的體制,卻又害怕做出改變。
周志建通過講故事告訴我們,故事是一種自我“看見”,可以轉化痛苦之身,是一種生命知識,創造了生命的連接,找回自我的本性,可以激發我們的生命潛能。
一個又一個故事告訴我,我要活出自己,以后我也要任性,真實的做自己,從小到大,我都活在別人的眼中,都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一直以來的生活軌跡都是由別人決定,不是別人幫我做決定,就是根據別人的眼光做決定,按著社會文化、主流價值與過往的舊經驗,還有懼怕世俗的眼光,與家人的所謂的善意的建議而生活著,我似乎是一個提線木偶一個傀儡,常常身不由己,一有空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鏡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些都是我為了反抗為了證明為了想要活出我自己的聲音,以前我會想我怎么可能是那樣的不堪,我怎么可以做出那樣的事情,即使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也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人,我的為人,我的生活,我的一切的一切都應該是好的,可是今天我明白了,那些失常那些偏離軌道的舉動都是為了反抗,為了證明我還活著。
周志建在他的私塾中對學員說:“為了自由,我們得寫”,《心靈寫作》中寫到,寫得好壞不重要,寫出來的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坐下來開始做,有沒有允許自己寫到心底去。
從今天開始,我也要開始寫我自己的故事,寫藏在我心底的故事,首先讓我自己看到我自己,不再對自己懷有偏見與懷疑,而是客觀的看待那個深藏在心底的我,與那個躲在角落的我進行對話,看見她并擁抱她,不再讓她孤單,讓她慢慢的變得勇敢陽光堅強起來,活出純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