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

小時侯,家里人常說的話是“女孩子眼角要高一些”。古說富養女,意思是女孩要高貴、要優雅,要自重。對于做不到“富養女”的家庭,“眼角要高一點”成為了通過語言來實現的替代。

《等風來》的開場,程羽蒙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眼角很高”的女孩。她裝模作樣地點評了高級餐廳的菜色,謝絕了富家小姐朋友送她回家的邀請,閃身鉆進了那輛唬人的“公派”商務車。直到車子上路,才徹底放松下來,說了一句“師傅,再開十塊錢的吧。”后來在尼泊爾,井柏然拆穿她“成天爽”的名字之后,程羽蒙崩潰了,她把自己的不甘、委屈、不平一股腦倒在面前這個無辜的富二代身上,撕下偽裝以后,真實的程天爽仍沒有變得可愛起來。

小學有一個同學,她說每天出門前,媽媽都會給她兩塊錢買早飯,然后和她說,媽媽沒有什么錢,工資一個月只有兩千塊,讓她好好學習,以后自己多賺錢。后來有一天,她在馬路上遇到一個陌生人,對方送她一只娃娃,她就差點跟著人家走了,后來警察跑過去把她拉住才沒出事。媽媽把她接回家以后,打了一頓,媽媽邊打邊哭,理由是“女孩子眼角要高一些,你怎么這么好糊弄。”她和我說的時候,眼里仍然透露著疑惑和委屈。她不懂“眼角要高一點”是怎么個高法,每天被媽媽教育“家里沒有錢”的她,一只漂亮娃娃足夠高過眼角,進入她的視線了。不知道為什么,看到程羽蒙,我就突然想到了那個同學。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沒有錢要不要生孩子。反方一位有心理學背景的辯手介紹了“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即以前的需求沒有滿足會對你產生影響。小時候最缺乏的,長大以后會成為你最想要的。所以如果沒有錢就生孩子,長大以后孩子會變得對金錢格外執著。

求而得不到的,程羽蒙選擇用租來的商務車假裝自己能得到。而能得到的人,不需要假裝,她說“我不想要”,我就會相信。

眼角都很高,前者有點討人厭,后者則顯得那么理所當然。

高中的時候,和班里一個女生一起去參加一次中學生沙龍。當時她已經在學英語準備出國。沙龍最后一個環節是發微博抽獎,發的微博越多抽到的概率越大,獎品是一臺拍立得。我興沖沖地拿出手機一下子發了五六條,她只是說了一句“可我不怎么用微博誒”,就放下了手機。后來抽獎抽完了,沒有抽到我,我一邊抱怨著好可惜,一邊刪微博,而她在我邊上,一直保持著微笑。我說“你剛干嘛不發啊,好可惜啊。”她說“我不想發嘛,我想要的話可以自己買啊。”我呆了一秒鐘,然后尷尬地笑了笑,再沒提抽獎的事。后來每次抽獎看到大家狂熱和興奮的樣子,我都會想起那個女孩,也會不自覺地克制一點。我不覺得嫉妒,也不覺得生氣,我只是隱隱有些震撼,原來人和人真的不一樣。

所以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女孩子的眼角要高呢。如果送娃娃的人不是騙子,而你剛好想要一個娃娃且本得不到,收下了又有什么不對呢。

父母說的“眼角要高一些”,無非是寄希望于將來有一天,你有高貴能力之時,不要顯得如此不般配。可是又有多少人,一輩子無非是在往復之前的人生,沒有發跡,沒有越來越好,只是平凡地,如同昨天一樣地過完每一個明天而已。父母善意的期盼成為一生的求而不得。

品位和眼角其實都差不多,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近義詞叫價位。《世界文學名著百部》一套要4800,而一次歐洲行平均花費在15000左右。當和朋友們坐在一起討論去歐洲朝圣文藝復興的時候,你家的水電單也不會憑空消失的。

其實自重很容易,但把自己放得太重,最后往往變成嘴硬和偽裝。從小被教育“眼角要高一點”的姑娘,既錯過哪些平凡的與自己相匹配的幸福,也沒辦法把虛幻的想象變成現實。

不要忘了,欲望若不與實現欲望的能力匹配,那就是百轉千回的忿忿不平。不要讓每個灰姑娘都做著公主的夢,這樣當她在蒙滿灰塵的地窖擦地時,只能想起亮閃閃的鉆石和皇冠,未免也太殘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