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科技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能給人帶來恐慌。比如細菌戰,其實細菌戰古代就有了,戰爭的一方通常會把感染細菌的尸體扔進敵方的城墻,或者向敵方井里投放感染物。而現在的細菌戰更令人聞風喪膽,特別是病毒的傳播。1992年蘇聯叛逃者說俄羅斯將天花病毒裝到了彈頭上,該種導彈產量多達20頓。說起天花病毒,它可是在歐洲橫行的殺手。十五世紀,當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他們也帶來了天花病毒,導致原本2000-3000萬人的土著居民在100年內變成100萬人。
蘇聯解體后,國際社會很害怕這些裝有天花病毒的導彈落到恐怖主義者之手,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擔心的。2005年,實驗室復活了令人聞風喪膽的西班牙流感病毒,該病毒曾經殺死了與一戰死亡數量相當的人類。該病毒有著強大的特性,他們可以激發免疫系統產生過度反應,導致分泌大量的組織液,而人恰恰死于激發的液體之中。人們又陷入了恐慌。
美國9.11事件后,許多國家的政要都收到了一個含有白色粉末的郵件,而里面就是恐怖分子提純的炭疽菌。這些事件會讓人們聯想到:未來,任何一個普通的化學工作者都可以輕松在實驗室提取某些病毒,甚至將病毒和細菌相結合,使得一些不宜傳染的病毒很容易在空氣中傳播,這將帶來可怕的后果。
不過大家也不用如此恐慌,雖然病毒傳染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在21世紀末將會帶來全面的革新,而對絕癥的治療將會有突破性的進展,帶來這一切的,極有可能是納米技術。
順便提一下,納米技術是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率先提出的,他表示,我們未來可以操縱和控制原子?;瘜W家們需要的物質,物理學家就可以為其提供,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原子放到化學家指定的位置,物質就產生了。顯然,費曼是很具有先見之明,而納米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起來。IBM的兩位科學家開發了“掃描隧道顯微鏡”,它不僅可以操控單個原子,還能清晰地展示出原子,他們也因此發明在1986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未來,納米技術在醫療上將大放異彩。現在治療癌細胞的方法還是化療,而這帶來了可怕的副作用,因為化療傷害癌細胞的同時,也對正常細胞帶來了傷害。我們可以制造納米級的顆粒,比如10納米大小,讓其攜帶特定的藥物,到達指定的癌細胞后投放。癌細胞有一個特點,在它的細胞壁上有大的孔,而這些固定大小的納米微粒就可以通過這些孔進行定點治療,而正常細胞可以反彈這些納米顆粒。可喜的是,現在這些技術已經在進行了。
未來,納米級的機器人將會被制造,他們可以充當人體的衛士,可以在人體的血管中進行巡視,來治療人體的各種疾病,比如針對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到那時,處理這些已經不是難事。當然這些未來技術現在看來還有些令人不安,似乎存在某些風險,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