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臺阿爾法羅密歐首次入華33秒被搶光是個什么梗?

中國新中產階級的購買力再次讓世人震驚。

上次是豪車瑪莎拉蒂不服,收獲天貓旗艦店首發100臺SUV豪車“18秒售罄,銷售總額1億”的業績后只剩下一片驚呼。而這次,是百年“賽道之王”,意大利跑車鼻祖阿爾法?羅密歐前來挑戰打擂,預售350輛車,同樣只用了33秒。

33秒的樣本奇跡

互聯網上從來不缺乏奇跡,豪車入華首發選擇天貓旗艦店而不是線下實體4S店,已經讓人意外,而刷新銷售時間和數量記錄的這一幕,再次佐證了這一點。

就在中國國內關于“電商行業與實體經濟之間關系是否屬于惡性競爭”的討論甚囂塵上之時,天貓再次給出了一個響亮的答案。350臺年初在洛杉磯車展上剛剛展露靚麗身形的阿爾法?羅密歐,再次被天貓用戶迅速秒殺。

實體4S店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在電商臺上卻如此輕而易舉,這再次讓大家的腦筋有些反應不過來。

阿爾法?羅密歐是什么車?如果不是鐵桿車迷,恐怕大多數中國人對其知之甚少。光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品牌logo就讓人很難記住,翻開這家意大利豪門跑車制造商的品牌設計歷史才明白,其左側的紅色十字架居然是在向意大利歷史上著名的米蘭十字軍東征致敬,右側的龍蛇傳說和外側的Savoy王朝標志結則象征著勇敢與力量,這一切都與文藝復興的中興意大利的歷史息息相關。

如果這些還不能讓人清晰的記住這輛個性戰車,那么提起法拉利的大名一定會讓人恍然大悟,須知這個高端奢侈跑車的代名詞,創始人恩佐?法拉利就是出自阿爾法?羅密歐,并且在上世紀前半葉孵化出了法拉利這一知名品牌。

這樣一個有著百年歷史,充分代表意大利設計師風格的知名品牌,為什么此前對龐大的中國市場一直久攻不下?至今為止尚未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銷售。事實上,早在1999年阿爾法?羅密歐就曾小批量進口至中國,至2004年該車型停產為止合計僅僅引進了將近100臺,并且大部分被意大利使領館和菲亞特集團買下作為公務車,還有一小部分流入民間市場被車迷收藏。

是阿爾法?羅密歐的身份和地位配不上你不斷雄起的中國市場,還是在華遭遇水土不服,抑或是營銷推廣銷售渠道沒有搭建完善?過往的歷史沒有給出答案,但3月21日天貓的旗艦店卻僅用33秒鐘做到了一件實體經濟無法想象的事情。

在此之前,中國的消費者恐怕很難想象和接受,一輛價值不菲的汽車,可以在網上購買。“如果沒有線下的支持,對于中國傳統消費者的觀念來說,買幾十萬、上百萬的東西看都不看,試都不試還是很困難的,所以一定要做好線上線下的結合,雙方交融互動才是正確的選擇。”之前幫助天貓完成100臺瑪莎拉蒂銷售的線下實體店負責人張宇鳴這樣解釋。

實際上,消費者在電商渠道購車,并非全過程都要在線完成。試車、體驗和最終篩選車型、付款、提車等都需要線下店面的配合,而線上部分由天貓以及背后強大的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處理能力,可以精準篩選用戶,為客戶群體進行精準畫像,并且可以利用阿里生態鏈的流量優勢導入優質資源,全網營銷推廣,在圈定最終精準用戶群里之后,天貓僅僅向用戶收取定金,而其他付費則在線下完成,劃分清晰的功能區隔可以讓不同地區的客戶在充滿信任感的前提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最終克服心理顧慮而順利完成購買。

新格局與新高度

在阿里巴巴的戰略之中,天貓已經成為商家互聯網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此前,阿里巴巴汽車事業部總經理王立成曾表示:“以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著名汽車品牌天貓官方旗艦店為核心承載平臺,將有效整合雙方在汽車電子商務領域的推廣、產品、客戶、資金等多維度的優勢資源。通過將電商的互聯網應用能力向終端下沉,建立起O2O的創新業務發展模式。”

這其實正是馬云在2016年提出的“新零售”業態的經典樣本。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有多少人愿意將幾十萬甚至更高的費用直接支付給電商平臺?即便是如天貓這樣行業地位、品牌美譽度俱佳的領軍品牌,涉及到金額巨大的情況下,如何從用戶體驗、消費方式和購物心理等方面讓用戶完全信任,仍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市場培育。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馬云和阿里巴巴所提倡的“新零售”概念也是開放懷抱,將線下廣大實體經濟融入電商血液,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可分的一種大膽想法,在馬云看來,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純正的電商存在,實體經濟與電商行業之間絕對不是孤立對抗的關系,而是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最終實現1+1>2的積極效果。

“‘新零售’這一詞最大的積極作用,就是給正在衰退萎靡的實體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并且告訴他們,電商行業不是來搶你的客戶,而是滲透進實體經濟,共同探索拓展出新的符合用戶需求的銷售方式。”一位電商行業人士這樣評價。

盡管很多人依然抱著不理解的態度去討論這一新話題和新現象,但電商和實體經濟的相互融合已經開始刻不容緩的行動起來。時光軸如果倒退到十年前,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房子、汽車這些龐然大物還可以在網上購買,虛擬現實的體驗設備可以遠程提供身臨其境般的售前體驗,私人訂制如同管家陪同一般的旅游方式會在白領間迅速流行,也不會相信出門可以不帶錢包,迷失在任何地方都能繼續開始生活……而這一切,都是馬云為首的電商行業創業先鋒們與傳統線下實體產業的杰出企業家們共同碰出的智慧火花。

在哇哈哈董事長宗慶兩會期間公開對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沖擊實體經濟做出指責后,曾有媒體將馬云的“新零售”業態戰略形容為“阿里巴巴危機反應下的戰略升級,著眼于更大也更復雜的生態構建,既是業務布局,也有宏觀考量。”

或許這是阿里巴巴一次無聲的回擊。外界看來,馬云需要跳出口水戰的低格局,在引領經濟形態、產業結構升級的新高度上,為各行各業提供一個新的思路,讓大家普遍相信,電商行業與實體經濟的博弈并非只能是一種零和游戲,兩者完全可以合作共贏,拓展出新藍海。特別是在新零售、新制造等方面,阿里巴巴要做出的表率并不是“又搶了誰的生意”,而是依靠龐大的平臺實力幫助線下實體渠道完成此前所不能完成的事情,這其實可以看做是馬云的新野心之一。

“阿里巴巴想要證明,互聯網是在幫助傳統企業拓展業務,而不是沖擊了他們的生意。”一句簡單的話道出了所有的核心。在阿里巴巴之外,京東等公司其實也在與線下渠道如永輝、沃爾瑪等展開各類合作探索,電商行業的血液已經源源不斷輸送進了實體經濟身軀之中。

思路決定出路。實體經濟再度煥發青春已經近在眼前。

當霧霾再度來襲,你已經習慣于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將三亞的一處海景房通過VR、視頻、社交軟件、衛星地圖了解個清楚,在電商網站支付定金,跟著同樣是購買者的朋友們一起飛到海南領鑰匙的時候,不要驚訝于此前無法想象到的消費方式的變化,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在你身邊悄悄地發生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