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是不是只能被看到? 對有些人來說顏色不僅可以看到,它還能
聞到、嘗到、聽到、觸摸到...
據估算平均每23個人中會有1人擁有某種聯覺通感能力。
大藝術家康定斯基就具有這種聯覺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的聽見色彩,所以他對色彩具有異乎尋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記憶力。
想想這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雖然并不是每個有人都擁有某種聯覺能力,但有時我們也能借助一些外在的途徑,去體驗這種感受。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就可以讓孩子通過“觸覺與想象”來感受顏色的奇妙之處。
《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雖然通篇只有黑色,但書里那些凸起的線條和圖樣,卻為孩子打開了一場奇妙的手指旅行,他們能觸摸到柔軟的羽毛、酸酸的草莓、干枯的落葉以及各種跳動的色彩。
這本書雖然簡單,但閱讀的延展性非常強,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 學齡前兒童:書本里對各種顏色的描述簡單而生動,所描述的對象也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以直接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 學齡兒童:本書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配合講解擁有聯覺能力的康定斯基的色彩論,在觸覺與視覺外,看看如果用耳朵聽,不同顏色會是怎樣的音樂,讓孩子對顏色中所內含的豐沛情感有更充分的理解。]
黃色
康氏:如果人們持久注釋著任何黃色的幾何形狀,它便使人感到心煩意亂。它刺激、騷擾人們,顯露出急躁粗魯的本性。隨著黃色的濃度增大,它的色調也愈加尖銳,猶如刺耳的喇叭聲。黃色是典型的大地色,它從來沒有多大深度。如果我們用黃色來比擬人類的心境,那么它所表現的也許還不是精神病的抑郁苦悶,而是其狂躁狀態。黃色使我們回想起耀眼的秋葉在夏末的陽光中與藍天融為一色的那種燦爛的景象。
紅色
康氏:鮮明溫暖的紅色和中黃色有某些類似,它給人以力量、活力、決心和勝利的象征。它像是樂隊中小號的音響,嘹亮,清脆,而且高昂。
朱紅這種顏色給人一種尖銳的感覺,它像是炙熱奔騰的鋼水,冷水一澆就會凝固。
以上兩種紅色色調是相似的,差異之處則是他們不像黃色那樣咄咄逼人。紅色閃爍著內在的光輝,因此它比黃色更為人所喜愛,它經常被應用在原始和傳統的裝飾以及農民的服飾上,這是因為在戶外,紅色和綠色統一,自成天趣。僅僅這種紅色本身是物質性的,它與黃色一樣,沒有深刻的感染力。
藍色
康氏:深度可以在藍色中找到,這首先表現在其中的物理運動中:(1)離開觀眾而向后退縮;(2)向它自身的中心收縮。它的色調愈深,效果也就愈強,愈典型。我們在藍色中感到一種對無限的呼喚,對純凈和超脫的渴望。
藍色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給人最強烈的感覺就是寧靜。當藍色接近于黑色時,它表現出了超脫人世的悲傷,沉浸在無比嚴肅莊重的情緒之中。藍色越淺,它也就越淡漠,給人以遙遠和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藍天。藍色越淡,它的頻率就越低,等它變成白色時,振動就歸于停止。在音樂中,淡藍色象是一只長笛,藍色猶如一把大提琴,深藍色好似倍大提琴,最深的藍色可謂是一架教堂里的風琴。
白色
康氏:盡管白色經常經常被認為是“無色”(這種理論很大程度上出自印象主義,印象主義者們在自然中看不到任何白色)。然而,它卻是一個世界的象征。在這個世界中,一切作為物質屬性的顏色都消失了。它那高遠浩渺結構難以打動我們的心靈。白色帶來了巨大的沉寂,象一堵冷冰冰的、堅固的和綿延不斷的高墻。因此,白色對于我們的心理的作用就象是給一片毫無聲息的靜謐,如同音樂中驟然打斷旋律的停頓。但白色并不是死亡的沉寂,而是一種孕育著希望的平靜。白色的魅力猶如生命誕生之前的虛無和地球的冰河期。
黑色
康氏:與白色相比,黑色的基調是毫無希望的沉寂。在音樂中,它被表現為深沉的結束性的停頓。在這以后繼續的旋律,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的誕生。因為這一樂章已經結束了。黑色象是余燼,仿佛是尸體火化后的骨灰。因此黑色猶如死亡的寂靜,表面上黑色是色彩中最缺乏調子的顏色。它可以作為中性的背景來清晰地襯托出別人的顏色的細微變化。在這點上,它與白色不一樣,任何顏色,只要和白色相調和,就會變的混沌不清,僅剩下一絲微弱的共鳴。
綠色
康氏:黃色和藍色的等量調和產生了綠色。這時兩者的水平運動以及向心和離心運動互相抵消。平靜出現了。這一事實不僅為眼科醫生所認識,而且是眾所周知的。純綠色是最平靜的顏色,既無快樂,又無悲傷和激情。它對疲憊不堪的人是一大安慰和享受,但時間一久就使人感到單調乏味。以各種綠色調子構成的圖畫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正如一幅黃色調的圖畫總是熱情洋溢,精神煥發,一幅藍色調的圖畫則很顯然感到寒冷一樣,一幅綠色調的圖畫只能讓人感到單調乏味。黃色和藍色都有積極的作用,象征人類投身宇宙延續不斷的甚至是永恒的運動。而綠色卻表達了消極的情調,它與積極的暖黃色和積極的冷藍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色彩的王國里,綠色代表社會的中產階級,他們志得意滿,不思進取,心胸狹義。綠色是夏天的顏色,夏天大自然已由春天的萬物爭榮轉向了平靜。
純綠色中的黃色或藍色,一旦突出了其中的某一方,就會產生相應的運動變化,從而改變綠色內在的感染力。綠色有著安寧和靜止的特性,如果色調變淡,它更傾向于景致。在音樂中,純綠色被表現為平靜的小提琴的中音。
以上分別截取了《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和康定斯基的色彩論部分精彩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自行查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