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想寫個文章來描述一下個人對簡筆畫的看法,也想通過這篇文章能讓更多家長認識到孩子學習簡筆畫后,對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
? ? ? 其實我所說的“簡筆畫”是個寬泛的概念,以這個名字來代表“臨摹式、模仿式”的卡通畫教學,還包括我們成人把圖形概括化、概念化的教學,比如老師在黑板畫一筆,孩子跟著畫一筆的所謂傳統教法的國畫,我都統一稱為簡筆畫。
? ? 與簡筆畫相對的教學,是以兒童心理為依據,遵從兒童各年齡段認知特點針對性開展的“自主表達”式兒童畫教學,也是楊景芝老師經常提到的“原創性繪畫”。在繪畫過程中孩子會對真實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興趣點和表現方法,前提是一定要相信孩子原本就會畫畫,孩子會自行創造各種圖形符號,而往往年齡較小的孩子的家長或者教師認為這種符號不像或者亂七八糟,在質疑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可能就不再愿意畫寶貴的自我表現。
? ? 其實簡筆畫由來已久,無法去追溯他的過去,他本身是沒有錯的,他是成人把復雜的事物經過分析、煉化、簡化形成的概念化的作品。但是直接把簡化完的真實事物直接傳授給孩子,就是大人的不對了,這就讓孩子與真實事物之間拉了一道屏障,阻絕了孩子對真實事物的觀察感受和自我表現。
? ? ? 簡筆畫自然有他合適的應用領域,但是我們大量的把他應用在少兒美術教學中,明顯是一種認識上的愚昧和心態上的急功近利。
? ? ? 現在很多老師教簡筆畫的原因個人認為有這么幾種情況:
? ? ? ? 1.所有的美術老師,考上大學必須經歷素描色彩速寫的訓練,這些是成人的東西,孩子肯定畫不了,那他們覺得就只能畫簡筆畫了。越是高校的教師越是這么認為,特別是高考的畫室想要教孩子畫畫,拿他們的思維教孩子指定是簡筆畫。
? ? ? 有必要說一下高考的東西孩子也確實是不適合,有家長一二年級就要讓孩子學素描,說孩子連型都畫不好,怎么畫畫呢?對于這類問題我早已經麻木,有時候遇到這些問題我已經到了懶得回答的地步,也讓我因此流失一些新來咨詢的學員。當然絕大部分家長已經不是傳統的老思想了。
? ? ? 2.有的老師總是覺得小孩子畫不了現實復雜的東西,或者覺得不教孩子畫一個東西,孩子是不會畫的。所以必須得一筆一劃的教孩子,再一板一眼的涂色,今天教個小花小房子,明天教個小狗,孩子想畫個小貓的時候還得找老師,沒有老師就去買簡筆畫大全。孩子就這么一直與真實事物或自然界阻隔,沒有任何孩子自己對真實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 ? ? ? 3.教師不學習,不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少兒美術,不去了解各年齡段兒童特征。這種情況初學者可以去黃發旺,黃衛老師那邊學習下,另外一定要看看楊景芝或羅恩菲德的書籍。后來我發現越是教高考的覺得自己畫的好的老師,越不學習,非常固執,覺得自己畫的好,按照自己的感覺一定能把孩子教成自己那樣。也不知道那份自信是哪里來的。
? ? 說這么多,簡筆畫對孩子到底有什么危害?
? ? ? 1.固式化思維。
? ? 影響孩子一生最嚴重的問題,讓孩子形成固式化思維,思維不敢發散(時間久了就是不能發散),不會觀察事物,不敢調動自己的直覺去自我表現真實事物。
? ? ? ? ? 2.不敢自我表現。
? ? 孩子會對能重復畫出一個很漂亮,很好看的簡筆畫形成上癮狀態。這樣更加劇了孩子不敢(不是不會)去自我表現事物,因為那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畫的不像,更怕別人說孩子畫的丑。其實小孩子自我表達出的那種稚拙的有稚趣的作品是天然的作品,是孩子自然的流露,沒有絕對的對錯和好壞之分。
? ? ? 3.審美層次的拉低。
? ? ? 有的時候讓孩子臨摹,偏偏選擇審美趣味低下的作品,顏色也很艷俗。都說美術是提升孩子審美的,卻拿世俗的審美進行教學,那審美如何提升?美的東西不一定是漂亮的東西,也許一個老舊的古屋,一位蹲在門口吸著旱煙曬太陽的大爺就有它的味道和美感。為什么很多好的攝影作品,偏偏拍一位滄桑的老人?一位并不漂的臉上曬傷的藏族婦女?這也許會折射出文化或者歷史背景,或者這個人的生活現狀等等。我沒聽說誰拍了一個漂亮車模的照片在攝影比賽中過獎。所以,既然孩子學美術,就不要再用世俗的大眾審美去進行教學,審美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的方向是怎樣的,孩子就一定會受到影響,很多老師沒想過這個問題。
文章為格物美術個人編寫,轉載請注明出處。
參考文獻:
楊景芝《兒童原創藝術研究》;? ? ? ? ? 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的成長》1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