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細細回顧梳理了一番我的閱讀史,竟然發現如今我的種種性格很大程度上源自年少時曾讀過的書。
? ? ? 小學時因生活在偏僻的農村,除了上學用的課本,幾乎就沒怎么接觸過其余的書籍,故而沒什么印象。只記得那時家里有了全村子唯一的一臺電視機,黑白的。當時,正熱播《十三妹》、《霍元甲》、《萬水千山總是情》等等一系列武俠劇、愛國劇。大概從那時起,俠義、愛國的種子就悄悄地播撒在了我的心靈深處。
? ? ? 上了初中,來到了小城。小城并不繁華,但在那里的大街上,有鋪擺在地面上,一排排的小人書,有《隋唐英雄傳》、《岳飛傳》、《三俠五義》、《七劍下天山》,還有《白毛女》、《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等等,好多名字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各種各樣圖片配著文字的小人書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一個又一個或烈日炎炎或陰風凄冷或和煦溫暖的中午,我草草吃點東西,便急急跑去坐在書攤旁,沉浸在一本又一本小書描繪的世界中。武藝超群的秦瓊、只會三斧子半但又思維活絡的程咬金、精忠報國卻被冠以莫須有罪名枉死的岳飛、英俊瀟灑的錦毛鼠、讓人向往的天山、讓人痛恨的舊社會、讓人熱血沸騰的游擊戰,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又一個曲折的故事,還有那一片又一片神奇的土地,之后很久都經常一遍又一遍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 ? ? 雖然瑣碎,但仍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年代流行的年畫。很少是什么明星啦、豪車啦,而是一些如《三請樊梨花》《薛丁山征西》《賣油郎獨占花魁》《十五貫》《扈三娘》《三打祝家莊》等等之類的有圖有文的經典劇目年畫。記得那時很喜歡過年,除了可以穿新衣、掙壓歲錢,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鄰居、親戚家的墻壁上看到新粘貼的一幅幅的年畫,因為那上面又有了一個個新的故事,新的人物,又可以跟著他們去經歷一段跌宕起伏的情感之路。
? ? ? 高中時期,正是瓊瑤小說盛行的時候,本就感情豐富的我,再加上少女情竇初開的小心思,課余時間,便一頭扎進了那一個個熱烈凄美的愛情故事中,《窗外》、《幾度夕陽紅》、《月滿西樓》,其中主人公愛的不食人間煙火、唯美,愛的憂郁、凄婉,以及小說中無處不在的詩意、詩心,無不讓我為之癡迷。只是因為資源有限,只是看了瓊瑤小說中為數不多的幾本。步入大學校門之后,驚喜地發現學校的圖書館竟然有瓊瑤小說的全部。于是乎,便一本一本地借回來讀,坐在自己的 床鋪上,拉上個布簾,把自己與外界隔開,全身心地投入故事中,那時那刻仿佛自己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和著故事的節拍,時而默默流淚,時而破涕而笑,真可謂與小說中人物同命運共呼吸,同悲又同喜。看完瓊瑤小說,開始轉攻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那里我仿佛又化身為具有俠肝義膽且武功蓋世的英雄豪杰。
? ? ? 當浪漫的櫻花、尚武的激情慢慢消褪,心緒被現實拉了回來之后,我又喜歡上了歷史人物,陸續閱讀了《呂不韋》、《漢武大帝》《貞觀之治》、《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紀曉嵐》等歷史小說。大概就是從那時起,我飄在云端的情緒才慢慢回歸了大地。但無奈中瓊瑤小說的情毒太深,一直到現在仍會不時地倚靠著窗棱思緒飄飛胡思亂想。
? ? ? 當時,大概受同宿舍好友的影響,還讀了《簡·愛》《飄》、《呼嘯山莊》《德伯家的苔絲》《巴黎圣母院》、《紅與黑》等屈指可數的幾本外國經典小說。比較欣賞其中的自強自立的簡·愛、比較喜歡那摧毀一切的呼嘯的風即使它也毀掉了美好、同情出身于社會底層想要爬上入上流世界的于連等等。除了興趣所至讀過這些書之外,還帶著任務讀了陳忠實的《白鹿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老舍的一系列小說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但因受之前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的影響,不是很喜歡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此看法偏頗得離奇)經典著作,大概有些小資情調了。還遵照老師的指導,去學校附近的爾雅書店購買了《論語別裁》《美學三書》《唐詩宋詞辭典》等,但都是隨手翻翻,用時查查,并沒有認真去讀完。
? ? ? 顧此失彼,太多的精力放在了這些“閑書”上,那些專業的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等的書籍便基本沒有閱讀。這也是從教以來,我最尷尬的一面,雖為師范學院正牌生,卻難名副其實。一直都是憑著感覺在教書,深感誤人不淺??!雖期間也想著惡補一下,但無奈毫無興趣,也都無疾而終了。
? ? ? 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給自己再找個借口,呵呵,成家、養孩子等等,生活的瑣碎以及自己的懈怠,大學畢業后,除了教材和為數很少的幾本書如姜戎的《狼圖騰》用心讀過外,讀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雜志之類的書籍了,而這些文化快餐類的書籍很難對自己有什么大的影響。
? ? ? 近日來,有幸加入讀書會,和大家共讀《教師閱讀地圖》,才如醍醐灌頂,才真正認識到教育的終極目的,身為教育者應有的知識結構、應掌握的基本規律等等。
? ? ? 回顧審視之余,深感我的閱讀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堅信在讀書會諸位杰出同行的引領及影響下,我定會步履堅定地一直走下去,讓更多更優秀的書籍漸漸改善我有缺陷的性格,幫助我逐步邁向幸福完整的教育教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