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中的一員,熟悉網絡的操作、了解新媒體的運營制作,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于是,幾乎每個星期,我們都會在漢騰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實驗室上課。
實驗室一共有兩個,我們兩個班的同學分成了若干組,分坐在兩個課室間。課室的設備很齊全,也很開闊明朗,一人一臺的電腦配置也能充分地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親身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
通常情況下,漢騰老師都會根據我們今天需要學習的內容,先讓我們看幾段相關的視頻或者TED演講,然后再開始進行實操演練。但無奈的是,大多數情況下,他所播放的視頻都是英文的,而且沒有字幕,我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懂,因此只能盡力地在后面的實操中盡力掌握技巧。
在如此多的視頻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于“社交網絡”那一章節的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在這個社會中,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社會關系;通過每個人的社會關系的不斷延伸,我們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五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最初由1967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這樣漸漸地組成了一個人類社會化網絡,它的關鍵概念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以及這些聯系遵循的特定數學法則,即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以上內容來自《網絡素養》,并進行部分改寫)
而我們在觀察這個社會關系網的過程中,也能通過這一個個節點,不斷延伸,找到與其相關的信息。
網絡社會所包含的意義深遠,我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需要理解的含義。希望我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