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月份,我換崗位了,由行政崗調回了臨床,我選擇的是ICU。
很多人問我原因,我自己似乎想得也不太明白,于是,到崗位后開始拼命想,做一件事沒有驅動力大概會很難持久。
終于讓我想到了:
1、ICU一直以來是我崇敬又有些畏懼的地方,從看《士兵突擊》開始,就覺得ICU是護士團隊里的老A。
我當然知道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價值,但是現在可以去經歷一下,那怕辛苦一些,我故而也是欣然前往的。
2、醫院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ICU里更是。與死亡更近的地方,離人性最進。
后來想起來很久之前以為朋友說:當你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去選擇那條最難的路。
我不需要跟旁人說明原由,卻我不能對自己沒有交待。
02
6月份,我到外地參加了一次學習。
時間很緊張,兩天學習,兩天的路途,時間很趕,完全沒有多余的時間到周邊逛一逛。晚上的時間,室友外出購物了,我在賓館休息,記錄感受,看著窗外的霓虹燈,也并沒有覺得錯過什么。
朋友說,你跑那么遠,都沒有怎么玩一下,好可惜。
我突然心里倔強地想,如果這是一個好地方,我以后一定會再來的,以更有趣的身份。
閑下來,沒有跑遠,一個人在賓館邊的街道走了一走,我甚至玩性大發,拍了一條短視頻放在抖音樂里。
我固執地認為很多短期的學習,很多時候雖然不是系統的,但是它卻是能夠打開我們的眼界和思維的。
授課的護理部主任上臺的第一句話:我們做教學的真正內核目標是什么?
想做成一件事之前,給自己一個最原始最能打動自己的理由。很有趣的老師。
“我們醫院的目標是為了為自己團隊培養后來者,能為我所用!”她接著說道。
“也請你們認真想一想,不要只是為了完成領導的任務,不要只是為了評職稱可以加分……”
這次課程的授課老師,都十分有學者風范。這樣的榜樣讓我覺得傳達正確的思想,做正確的事,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這大概也是這兩天我找到自己做教學的原因。
不論學習還是玩耍,不跟風,不人云亦云,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能激發潛能和快樂的。
03
6月份,我主持了兩場讀書會。算了一下,加上前面的幾場,一起是室內4場,室外1場,已經提前完成了自己年初定的線下分享5場的目標,這個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喜歡的是能夠流暢表達自己想法的感覺,就像給我講過課的學者老師一樣,感覺智慧是溢出來的。
因為期待每一次的蛻變過程,希望自己真的在向那些優秀的人靠近,所以,認真對待每一次說話的機會。
《刻意練習》讓我對于努力本身更加有信心;《終身成長》,讓我相信很多失敗其實只是暫時的。
我希望能夠在某一個領域專注地深耕,然后用更好的方式傳達出來,這是我多年前就在心里樹立的小小愿望。
當我發現自己即使懵懵懂懂,也在一步一步往前,即使迷茫,也沒有太偏離航向,這個是值得慶賀的。
我聽過一個朋友說自己每年都會要求自己完成關于人生的幾件重要的事,然后近年來,真的都一一實現了,我當時就十分羨慕那樣的狀態。而今,居然也有一些小成就感。
這兩天朋友圈被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影評刷屏了,即使沒有看也能感覺到一種感傷現實無奈氣息撲面而來。我還沒有看過電影,應該會去看的,但是非常清楚很多情緒過了,更多的是需要真正的行動力,不管是去改變現狀,還是去呼吁更多這樣有質量的電影。
因為,生活總是有各種小事拼湊而成,這些小事慢慢決定著整個生活的格局。
幾件小事罷了,卻不能不休,生活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