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這一部從明英宗朱祁鎮“奪門之變”寫起,他忠奸不分,聽信讒言,殺害了曾救其于危難之際的大功臣于謙,而這也成為他繼土木堡之變后在歷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點,而在他病逝后,想積極為的兩位皇帝憲宗和孝宗,一個懦弱不堪無所作為,一個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的這幅重擔落在了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鬧的一個皇帝——朱厚照身上,寵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將軍,朝廷中充斥著一幕幕荒唐的鬧劇,局勢更是動蕩不安。而這時出現了一個亙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繳盜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近乎神話的不朽之作。
002
我們再來看當年明月的筆墨描述。
“莫須有”殺掉了岳飛,“意欲”殺掉了于謙。而徐有貞也憑借此句入選史上最無恥之輩排行榜,堪與秦檜并稱,遺臭萬年!
記得上篇說到于謙時,當年明月曾經用了很大的筆墨贊美過于謙,而第三部的于謙卻開篇即被小人殺掉了。當抄家的人去了于謙家里都被他坦坦淡淡的家所震驚,沒有任何的貪污腐敗,只有對國家的一片忠誠,而卻以“意欲”奪權之罪被殺害。蒼天有淚啊!而我們從小學過的石灰吟,也正是于謙清白一生的寫照。“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但是五百年過去了,在于謙的出生地杭州,有于謙紀念館。他被后人永遠的紀念著。作者曾經去過,但是參觀的人寥寥無幾,反而是幾個外國人在哪里參觀。我們的教育呢?但是無論有沒有人參觀紀念,他終究不朽。“五百多年過去了,于謙似乎從來沒有離去過,他始終站在這里,俯瞰著這片他曾用生命和熱血澆灌過的土地,俯瞰著那些他曾拼死保衛的蕓蕓眾生。即使再過五百年,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依然會站立在這里,依然會因他的正直無私,勇敢無畏被時代傳誦。”
003
再來看這部我抄的一些妙句。
夫妻之間性格不和可以離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和最終卻只有一個結局——你死我活。
這個世界上最為殘酷的游戲就是政治游戲,因為在這場游戲中從來沒有亞軍,亞軍就是失敗者,只有冠軍才能生活下去。
慌張是沒有用的,鎮定下來,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據說最猛的風是十二級的暴風,但事實證明,在歷史中,最猛烈的風不是暴風,而是枕頭風。
讀史多年,唯一的發現是:幾千年來我們似乎在重復著同一種游戲——權力與利益的游戲。整日都是永遠也上演不完的權力斗爭,陰謀詭計,令人厭倦到了極點,但這件事卻似乎是個例外,它真正的打動了我。我們這個古老國度有著漫長的歷史,長得似乎看不到盡頭,但我卻始終保持著對這些故紙堆的熱情。因為我始終相信,在那些充斥著流血,屠殺,成王敗寇,爾虞我詐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輝與偉大將永遠存在。
張敏——一個宦官。當一個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是,自殺代表著尊嚴和抗爭。
舍棄生命,堅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諾,這種行為我們稱為舍生取義的人。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一個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004
接下來我們看看明朝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王守仁。他被后人稱為: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我們來看看當年明月對于王守仁的喜愛之情。
他的描述很公正的再現了王守仁的一生。
公正的講,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撫確實是一個正直忠厚的老實人,可到了戰場上,他就會立馬變得比最奸的奸商還奸,比最惡的惡霸還惡。
干哲學這行的,一般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智商得過剩,弱智白癡是禁止入內的。第二,必須是吃飽了沒事干。哲學有這么高的門檻,是因為它是世間一切科學的基礎,如果你夠厲害,理論上是什么學科都可以搞得定的。
王陽明的心學四訣:“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學四訣,流傳千古,至今不衰。
哲學歷史上著名的天泉論道“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號哭而來,歡笑而去,人生本當如此。”
王守仁最終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如此坦蕩,如此簡潔,如此光明,該如何總結王守仁先生的一生呢?
看看當年明月的贊譽吧“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走。飛的我可以射,走的我可以網,游的我可以釣。但是龍,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啊!學識淵博莫測,志趣高妙難知;如蛇般屈伸,如龍般變化,龍乘風云,可上九天。對于王守仁先生,我別無他法,只能用這段兩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來描述他,這是他應得的稱頌。”
王守仁: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系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欲,堅信正義和良知。
贊: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與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圣賢,當之無愧。
005
再看一看對于唐伯虎的評價: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懷才不遇的中年人,心灰意冷的老人,那個在無奈中痛苦掙扎,無比絕望的靈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所有現在電視劇中的唐伯虎都演得嬉笑怒罵,但是真實的唐伯虎卻曾經要靠裝瘋賣傻才保的性命,如此人生,又怎是戲說可被了解的。
006
這一部有對明朝歷史起著重要作用的兩大將——于謙與王守仁。我抄的最多的也是對于這兩位將軍的評價。以后要專門找來于謙傳與王守仁傳來好好細讀,好好研究一番。
第三部就這樣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再看第四部又有什么樣的精彩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