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英語學習
對象:
初衷是寫給孩子,換一種套路學英文,感受下加拿大式的英文學習。
家長,輔導孩子最適用的非中國式的簡單英文教程。
大眾,任何想要學習英文的小伙伴,尤其是想把英文撿起來的人士。
難度:
寫給大眾的英語課,不是GRE,雅思備考課。而是在另一種框架,結構下用最簡單的方式學英文。不復雜,還挺系統。不冗長,旨在全面。不精深,但求實用。不枯燥,盡量風趣。總而言之,很簡單,很通俗。
目的:
這還用說嗎?不在學術研討上,而是在生活應用上掌握英文。如果你知道自己為什么學英文,就會感受到我的私家教程有多好——玩。
建議:
語言是載體,背后是人文歷史,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意識形態。別把時間,精力消耗在死記硬背,繁復刻板的理論上,把時間花在擴展興趣愛好,發掘潛能和體驗新奇事物上。學英文的意義不是考分,而是感受它代表的精神。每個人都需要,不論你是贊同還是批判。我的建議是:掌握必要的,充實興趣的。(我的表達能力有限,希望不要誤人子弟)
內容:
英語拼讀系列(1-12課)之前已經引用它方的資源簡單發布了,這里先不做更深入的學習。開篇將由 Parts of Speech (文法的詞性) 講起。包括 8 個主要部分。緊接或穿插 Grammar Rules (語法的規則) ,也包含 8 個大項。緊接或穿插 Reading Genres (閱讀種類) ,目前草擬的條目已經超過 10 項。
擴展內容:
涉及 Close Reading (閱讀分析) ,比較復雜,目前草擬 13~15 個條目。Writing Tenses (時態) ,這個不用草擬也知道 12 項。其它語態,句式也會有被編成項目。很多有趣,實用的 Idiom, Proactive, Slang, etc. (諺語,成語,土話) 也少不了。各種熱門,冷門知識點;稀松平常或新奇古怪的詞匯,詞組,都是我搜羅,整理的重點。
言而總之,這將會是一個很原創,很簡單接地氣的大眾英文手冊,而且沒有費用。
因為個人精力,能力有限,會有很多不足,疏漏的地方,也請一定見諒。畢竟我是單槍匹馬,在業余時間寫的。很多時候也是邊學邊寫,現學現賣。直接的 “學生” 只有媽媽和我的兩個孩子。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也是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之前我也一直在分享國外的報刊雜志,各類書籍。但見 “英文能力有限” 給很多小伙伴帶去遺憾。看得到,看不懂。
從哪里開始呢?
“5天搞定音標”,“2周拿下外貿英語”,“30天走遍天下不用怕” ...... 情景對話屬于橫向學習,很快就能進入主題,攤大餅一樣涉獵廣泛。也像獨立成集的電視劇,沒有漸進的情節,不用首尾呼應。只要你想,隨時進入任何獨立場景都行。十分迎合當下人們 “碎片化” 的閱讀習慣。但真相是,每一個情景都是獨立肥皂泡,你的大餅可能根本攤不大。不知道為什么學,學什么,只是盲從地鉆進去學,可能成就了超凡的記憶力,卻忽略了本應該開發的邏輯思維方式,理解分析能力。
不是說學習情景英文不好,很多人都喜歡從這些流行的幾百句學起來。學習總比不學習好。如何學習只是方式問題,結論更是因人而異的。我提供個人觀點和建議,也僅此而已。這里沒有爭論高下的必要,雙管齊下也許更妙。
其實完全明白,了解自己在學什么,并在清晰的框架下漸進的學習才是正路。能說 “文盲” 英文沒什么值得羨慕的,對國內生活的人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是把碎片化學習集零為整,逐步給自己的 “英文大樓” 添磚加瓦,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學習語言和蓋房子一樣。需要有堅實的基礎;清晰的框架;各種磚石,木料;特色的配搭和裝飾。而 “詞” 就是串成句子,連成段子,砌出章節的最小單位。(元音,輔音,哭暈)由此可見,學好一門語言,通曉詞匯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掌握了龐大的詞匯量卻也不見得就能如魚得水的溝通,很多時候反而是負擔。先不贅述了。
我的初衷,始終沒變。如果說在社交網絡能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給小伙伴提供一個渠道了解更多信息,看見更多不同的觀點,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就是我所能做的了。(在 “為什么派報紙”文里解釋過了)
于是,好人做到底。現在我再總結一下 “大眾英語學習的私家教程”。拜托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