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時,我來完成今天的作業,而此時此刻也常常是我思維最活躍的時候。
這幾日我再次進入了“兩耳不聞閑暇事,一心只想寫作事”的境界。進入寫作的第六天,說心里話,有些疲倦,思想也進入了枯竭期,平日里看似閱讀量很大,但都是碎片化的,只是走馬觀花,匆匆而過,沒有任何營養。等到現在寫作時才發現對很多問題的認識都不深入系統,思維混亂,難以成形。這次寫作的經歷到是提醒了我今后閱讀要注重質量,勤于思考,多觀察生活,并要隨時紀錄感受。
這幾天的寫作還是比較艱辛的,離行云流水還差得很遠很遠,總是寫了刪,刪了寫,反反復復,很難用文字把內心深處的想法表述得清楚。第一天,先給自己打打氣,寫了《好報,我來了》,其實內心并不是雄心萬丈的,而是沖動過后有些后悔,30天的任務就像一座聳立的高山一樣橫在我眼前,真擔心自己會攀不過去。第二天寫了《話說二胎》,用了一個下午寫得還是亂七八糟,真的就是一篇粑粑我都不忍再看第二遍。第三天,看到群里這兩天筆友們發表的精彩文章,徹徹底底地被折服了,大家寫得主題包羅萬象,精彩紛呈。或深刻的生活哲理,或平凡的故事,都可以在他們的筆下彰顯得如此優美,我更感壓力大了。同樣的事情我怎么就做不好呢?然后我羅列了一些提綱,但寫到一半又覺得太乏味而放棄了。于是把前些日子寫的一篇《讀時間的針腳有感》稍加修改先應付地交了上去。到第四天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參加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嗎?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賞去費盡心思嗎?不,寫作是應該為了自己而寫,是自己內心真情的一種流露,不用羨慕他人的繁花似錦,只要專心做自己就好了。于是我調整思路,既然深刻的哲理文章我難以拿捏,就從我身邊的人和事寫起。于是《我與乒乓的情緣》和《我那善良的媽媽啊》便順利誕生了。雖然思路上還是有些亂,表述也不夠到位,但終于能寫得流暢些了。而且那篇《我那善良的媽媽啊》盡感動了我的家人,也許只有家人才能看懂我那蒼白的表達,品出其中的味道。能讓他們產生共鳴,也是我沒有想到的,我突然找到了寫作的動力和熱情,也初次嘗到了寫作的甜蜜滋味。
剛剛看到二美通報的結果,到第五天就有兩人已到掉隊了,先不說掉隊的客觀原因是什么,主觀上肯定是不能戰勝自己。的確戰勝自己是件很難的事情,是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我也很是佩服那些堅持十幾年跑步的人們。我想他們在堅持的初期也會經歷陣痛、糾結并徘徊過,也是在一邊要放棄一邊要繼續中反復考量著自己,直到挺過了最艱難的陣痛期才體會到輕松和快樂。有毅力的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堅持過后那種柳岸花明的幸福,所以有毅力的人更喜歡挑戰自我。我想寫作也是這個道理吧。我現在只消默默的花時間累積數量,只消在堅持的道路上不斷鼓舞自己,而不必介意其它,相信也會風雨過后見彩虹。
lOl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