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作為一種愛好,它是閑適的,寫或不寫完全隨自己。寫作如果作為考試必備的一種技能,那就要勤學苦練了。寫作如果要是作為一個職業(yè),那就要拼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來創(chuàng)作了。但是對于寫作的人來說,寫作的過程是甜蜜的,如同旅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我初中時代,因為我的語文老師愛上了語文,愛上了寫字,與語文一切有關的事情我都喜歡做,我一直萌生著要去做一名自由撰稿人,我一直在努力的寫。雖然后來我學了理科,成了一名工科女,但是對寫作的熱愛卻沒有減少。
從小學三年級寫作起愁的哭鼻子,那種痛現(xiàn)在在嗓子眼兒還是苦的,因為一晚上憋不出三百字來。那時在我媽輔導下,才能完成作文。
到初中',遇見一位美麗優(yōu)雅教學有方的語文老師,我在語文的閃光點全部迸發(fā)出來,全校手抄報第一名,作文比賽全旗縣第一名,班級語文成績第一名。我怎么突然語文成績開掛,尤其是作文直到高中畢業(yè)都次次是范文,后來高中參加國家作文競賽也拿了三等獎。
我寫上學時作文成績提升快,不是想說自己的成績,主要是為了說明,如何快速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我分析了我作文成績提升的原因是輸入和輸出,都加大頻次了,作文成績自然就好。
輸入~唯有源頭活水來
輸入,那自然是多看書,不拘泥于課本,文學著作和優(yōu)秀學生作文及古詩詞都看,初中時我開始喜歡魯迅的小說散文,而且覺得看完魯迅的文章提升寫作特別快,我記得我當你續(xù)寫《孔乙己》得到了全校的認可。參加工作后開始喜歡張愛玲的文章。同樣因為喜歡,張愛玲的文章對我寫作影響也很大。輸入對輸出直接影響,如果最近讀書多,寫起字來如同源頭活水,娓娓道來。反之,輸出直接困難,想擠牙膏,白費勁,寫出來的文字也枯澀無味 如同嚼蠟。輸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天要有計劃的讀一些書,在文章中不斷熏陶,腦子里就不至于才思枯竭,無話可說。還有就是古詩詞,時常吟誦,寫作時詩歌信手捏來,文字間升華不少。
輸出~寶劍鋒從磨礪出
剛剛提到讀,接下來就要談談寫了。僅僅在閱讀,還不能夠迅速提高寫作,關鍵在于寫,只有寫才是把你學到的背到的知識成為了你自己的東西,就如同織毛衣,你買了毛線和針不算你有毛衣,關鍵在于織,至于通過自己穿針引線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毛衣。寫文章就是這樣,積累夠了,通過輸出才能把你自己的思想溶于你所學的知識中,才能升華出自己的才情。很多人,都在疑慮提筆困難,尤其是對于初學寫作者,還有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們,為了湊數(shù),著了的用了不少,還是不夠。怎么辦?越不會寫越要寫,初學者不要怕寫的不好,只要動筆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寫的時候不要太在意自己寫的好不好,流水賬也可以,只要每天能進步一點點就好。初學者最好是以日記的形式去寫,小學生也適用。我初中開始在語文老師的要求下寫日記,從偏偏開頭就是“今天我干了什么………”到范文,就是源于日記帶來的堅持不懈的碩果,寫著寫著就突然會寫了。一直到高中,我堅持寫了六年的日記,我的寫作一直在同年級領先。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自身的體會。也感謝我的語文老師。
現(xiàn)在雖然在寫作上沒有太大的成績,但是我一直在寫;沒有太好成績,距離撰稿人還有一段距離,說明我還不夠努力。繼續(xù)在寫作中堅持讀堅持寫。把一些小小的經(jīng)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一直遙想“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成功喜悅,也相信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