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牛是一個孤兒。
小時候家里有一頭黃牛,雙眼皮,大眼睛,睫毛特別長。我開始記得它的時候,它已經長大了,媽媽說在它還是小牛犢的時候,差點沒有被人偷去。但是因為它當時太小了,才剛出生沒幾天,偷牛的人在夜里比較著急,或許是沒注意到它,或許是覺得它麻煩,也或許是偷牛的人還剩下一點良心,故意將牛犢留下,只是牽走了它的媽媽。總之,它很幸運地被留下了,我們家也很幸運,還有一只牛犢可以養,因為,當時牛的地位比人高,所有農活都離不開它。媽媽說,牛是家里的功臣,如果沒有牛,可能人會餓死。我知道,這句話在當時一點都不夸張。
后來,小牛長大了,媽媽怕再被賊惦記,就不把它拴在院子里了,而是把它拴在廚屋,晚上爺爺就睡在廚屋看著它。家里的廚屋除了灶臺就是喂牛的大石槽,當時城里的親戚過節來我們家時,從來不在我們家吃飯,他們總是推脫還有事寒暄幾句話就走了。小時候的我真的覺得他們很忙,但是媽媽說,他們是看到我們的廚房,覺得不衛生所以不留下來吃飯。我問哪里不衛生了?媽媽說,一個廚屋本來就不大,這邊做著飯,那邊喂著牛,牛吃喝拉撒都在廚屋,人家沒見過的當然覺著不干凈。我當時還覺得那些城里親戚太矯情,我覺得我們的廚屋挺干凈,做出來的飯也很香。
小牛長大了就開始耕地,有時候我們地里不用它的時候,還會被村里的人借去幫忙耕地。在別人地里忙一天,有時候別人會幫著喂好送過來,有時候忙得比較晚,他們就直接從地里牽過來還給我們。村里人之間都是相互幫助,牲畜也是會借著使用,并沒有什么報酬。只是每當家里的牛被借出去的時候,媽媽都會擔心,如果還回來的時候,大黃牛被累的沒力氣吃草的時候,媽媽會心疼,如果看到它身上有被抽打過的痕跡,媽媽會更心疼,但是對于鄰居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會讓牛在家歇歇,好好照料它。媽媽一直覺得牛是通人性的,每次用它犁地耕地的時候,都不舍得累著它,覺得它累了就歇一會再接著干,更不舍得拿鞭子抽它。那時候的我還沒有到上學的年紀,但是已經學會幫著做事情了。每天傍晚媽媽牽著牛下地回來,我都會壓水,然后將專門給牛淘草的水缸灌滿,媽媽給牛鍘草的時候我幫忙往鍘刀下續草。大黃牛吃的很多,不過它不挑食。一般都是喂它麥秸和麥糠,有時候會喂它吃青草,不過那只是在有青草的季節。
當我的個頭比大黃牛的石槽高的時候,喂牛的任務就交給我了。麥糠需要現在水缸里淘一下,因為有土,麥秸就不用了,把鍘好的一節一節的長短差不多麥秸放在它的石槽里,用舀子舀一瓢水將麥秸打濕,然后再抓幾把玉米面撒在上面用棍子拌一拌,它就吃得很香。它食量很大,我每次要喂三槽,然后吃過飯的時候,媽媽會燒一整鍋水,然后里面會放點鹽,全部倒入石槽,大黃牛每次都喝光,它把頭伸進石槽,不抬一下,仿佛是一口氣喝光的。我問媽媽為什么給它喝水要放鹽,媽媽說牛吃了鹽會更有勁。
我喂它的時候喜歡看它咀嚼,它很安靜,吃草的時候像一個紳士。有時候它不吃草的時候也會不停的咀嚼,媽媽說它那是在反芻。我有時候喂它的時候會跟它講話,我覺得它能聽懂,只是它不會回答我,小時候跟它講了好多廢話,也說了很多秘密。
小時候家里很窮,別人家也很窮,那個年代就是一個貧窮的年代,那時候一年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吃一次水餃。但是,過年那天,媽媽都會讓我端一碗水餃放在大黃牛的石槽里,說它也累了一年了,吃點好的。當時的我看到黃牛用舌頭把水餃卷進嘴里感到奇怪,原來大黃牛不只是吃草,也會吃水餃。那時,我都會摸摸它的鼻梁,輕輕告訴它,過年了。
后來我上學了,沒過幾年村里開始有拖拉機了,那時候養牛的人就很少了,很多人家都把牛賣了。媽媽不舍得,又喂了幾年。到最后地里的一切農活都有機器可以干,再也用不到大黃牛的時候,村里已經沒有幾家在養牛了,而且生活條件提高了之后,我們也開始講起了衛生。媽媽把廚屋重新翻修了,給大黃牛在院子里搭了一個牛棚,那時候也沒有偷牛的了。
后來不得已家里決定要賣掉大黃牛的時候,其實,那時它已經是老黃牛了,媽媽專門托人找了一個買牛的,再三囑咐一定不要賣給屠戶,不要殺它,它給我們家出了大力氣,一定要找一個好人家,會好好養著它的。如果是賣給屠戶,給多少錢都不賣。買牛的人找好買主的時候,媽媽還專門去鄰村打聽了一下那家人,聽說那家人是專門養牛的,脾氣也不錯,才放心了。買牛的人開玩笑說媽媽比嫁女兒還謹慎。
大黃牛離開家的那天流淚了,從它那雙銅鈴般的大眼睛里滑落的淚水特別大,媽媽哭了,再三摸著它的臉不舍地說“給你找了一個好人家,跟人家走吧,這些年多虧了你了。”老黃牛好像聽懂了,哞哞叫了幾聲。買牛的人牽它走的時候,它不抬腳,媽媽拍拍它說走吧走吧,老黃牛才慢慢的朝前走,媽媽說老黃牛通人性有感情,它也不舍得離開。
老黃牛走后,全家人難受了好幾天,在以后的很多日子里想起它來還是會難過,媽媽說她去過幾次買黃牛的村子,看到那個人在放它吃草,覺得欣慰了點,只是說牛瘦了。大家聽了又很心疼,但是很無奈,因為我們不能再養它了。
很多年過去了,不知道大黃牛是否還在,我很想它,特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