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決定。事先約了幾個朋友,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辦法一起去端午騎行。擺在面前的,要么等下次再去,要么就得孤身上路了。計劃好了不去,那不是我的作派,最后還是決定去,去做個孤膽英雄,單槍匹馬闖天涯,那不是兒時的夢嗎?我追風而去,以夢為馬。
出發頭天晚上,收拾行禮時,不經意間看到丫頭平時不動聲色的眼睛里流露出滿滿的欽佩和些許的不舍,突然感到,人世間親情的無比偉大,周圍的東西都矮小下去、黯淡下去了。在這眼光里,我渾身是勁,負重前行。
接下去三天都是大晴天,因此沒有準備雨披,把自行車的擋泥板也早早拆卸了。防曬是最要緊的事。以前覺得大老爺們曬黑點有型,結果好幾次被真正曬爆,留下多年褪不去的曬傷痕。這次臂套、護膝、頭巾、護目鏡都上了。
早上五點不到就醒了,各種準備妥當不表。五點半,出發前在樓下酷酷地自拍一張,以做留念。
凌晨的街道很空曠,沒有什么行人和車輛,一路聽著小曲,前二十公里很順暢,心情飛揚。騎到半山,從沈半路轉到金昌路,跟著導航走,提示再轉煉鐵路,可來來回回走兩趟右拐根本沒路啊,巨汗!再仔細觀察是有一條被建筑垃圾掩蓋的路,自仗(其實是智障)騎的是山地車,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越往前騎,越沒有路,周圍都是廢墟。
林立的煉鐵設施、高聳的煙囪使我終于明白,我不經意間闖進了老杭鋼半山廠區了。杭鋼已經搬走,舊的廠房正在拆除。杭鋼是杭州工業化的象征,許多老底子杭州人對杭鋼有抹不去的記憶。二十多年前,我也曾到這里拜訪過一位親戚,如今卻已物非人非了。
沐浴在晨曦中的杭鋼,別有一番韻味。沒想到誤打誤撞,此次旅程的第一個景點就這樣不期而至了。
歷史終歸是歷史,現實卻很殘酷,我在坑坑洼洼的廠區里轉悠了半天愣是沒出來。
不到黃河不死心,不撞南墻不回頭。真的沒路了,也只好回頭。在杭鋼廠區兜兜轉轉近一個小時,重新踏上柏油馬路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沒想到,第二個打擊接踵而來。剛回大路上發現后胎有些跳,感覺不妙,下車一看后胎果真無恥地癟了,爆胎了。看看還沒出城,就推著車往前走,轉過一個街角,赫然出現一家電動車維修店,謝天謝地!看看時間7:15,店家還沒開門,名牌上留有聯系方式,趕緊打電話過去,說還沒起床,要等會到。沒其它辦法,只能等。幸好等到7點半,店鋪的卷簾門呼啦呼啦的響起來,小余師傅出來了。扒胎、找洞、挫補、充氣,五分鐘搞定。
旅程剛開始的小插曲并沒有影響我的心情,內心反而隱隱覺得,這一路會異常順利。后來果真如此。
初夏的太陽七八點鐘就已經很有威力了,穿戴齊整,一路埋頭向北。路邊的行道樹蔭給我減輕了不少烈日灼曬之苦。
十點半左右,到了湖州下昂。早上五點吃的早飯,騎了五個小時,肚子早已經咕咕叫了,于是決定在此休整補充。
下昂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位于東苕溪東岸,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曾寓居下昂,因趙孟頫號松雪道人,因而鎮又名松雪。
趙孟頫的像就在進出小鎮的丁字路口,每天有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經過。趙老先生如健在,怕是不勝其煩了吧。
就在趙老先生塑像斜對,我看到一家門口放了兩張椅子的副食店,門口一張椅子上坐了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我走近去說要買兩瓶水。雖然我穿得奇形怪狀,老太太好似見怪不怪,只是對我笑,嘴里說著聽不懂的吳儂軟語。我也對她笑,付了錢拿了水,坐在另一張椅子上,拿出早上煮好還溫熱的粽子,一邊吃一邊喝著水,一邊對著老太太笑,平靜而喜悅,相看兩不厭。
歇夠了,繼續出發。這會已經十一點光景了,上午計劃是騎到太湖邊。看看行者,大概還有40公里的路。這時候的日頭已很大了,路上行人稀少。出下昂,過上昂,就到了東笤溪邊了。
東苕溪邊的公路澆筑得很平整。我跟著一輛電動車沿著東苕溪往湖州方向走,看看時速保持在30碼左右,半個小時就到了湖州。
沿著南街穿過城區,再沿太湖路騎二十公里就到了太湖邊。這段路是行程中路況最好的,四十公里的路,騎了不到一個半小時。
月亮灣酒店,太湖邊的標志性建筑,被諸多網友戲稱為“馬桶圈”。照例停下來,拍照留念,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