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自Streetwill
今天下午的一場分享會,我覺得像是在一場夢幻中。
二十來個因為二期線上寫作課而聚集在一起的伙伴們,聊了定位,痛點,各種寫作什么的。
老實說,不知道是因為后面的高階模型的課程的引導(dǎo)呢,還是別的原因,總體而言,我像是不
太認同陳老師的說法,或是他的說法在他的文章都說了個遍,或說他一味的在說著他之前的經(jīng)
驗,讓人覺得厚度不厚。
一場好的分享,也許應(yīng)該是直抵人的內(nèi)心。
一場好的分享,也許不應(yīng)該帶那么多的功利思想。
一場好的分享,也許應(yīng)讓我們聽聽各種人的好故事。
寫作,是為無用,也是為有用。
在這紛繁復(fù)雜的社會里,沉淀下來的是內(nèi)心。
我們聽了各種各樣的故事,聽了各種各樣的道理,就會過好這一生嗎?
不是的,也許只有自己的認知發(fā)生了改變,按照內(nèi)在驅(qū)動力的指引,
我們的行動才會發(fā)生改變。
當然,一場分享會,也還是有它的可取之處。
鏈接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事,哦,原來也有這樣的做事方法,原來也有這么多的“斜杠”
青年。
原來,我們始終要記住的是,keep an open eye to see the world。
你帶著偏見的思想去看待這場分享會,你就不會獲得成長。
你帶著僵固性的思維,不那么open點,你就會白白浪費了一些機會。
也許某些價值觀不同,但并不妨礙你去了解這種思想,不是嗎。
只有多維度看的多,思考的深,寫作,不才可以視為人生意義嗎?
讓我引用分享會某位先生的話結(jié)束,這才是你們要學(xué)習的。
順勢而為,好過眾多。
Fake it , till you mak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