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思維法
【I:用自己的話重述原文】
【what】CPR是一種從目的和結果出發,分析處理在同一事件上重復出現同一問題的思維和溝通模式。
【how】(這個思維和溝通方式應該是互動式的,但不要被對方的引導忽略重要的環節而做無用功)
C:內容——就事論事。首次出現問題時,談論何時、何地、發生了何事?表明期許及目標(指出糾正、達成共識)
P:模式——分析定性。再次出現同一問題時,分析原因及可能出現的結果——失去別人的信任、尊重。(探尋原因、分析梳理)
R:關系——利害影響。繼續出現同一問題時,指出行為導致的實質性后果——雙方關系惡化、被定性為沒有信用的人、失去與他人的合作等。(說明利害、表明立場)
【why】當面對自己或他人反復出現的同一問題時,總是就表面現象一再溝通反復強調,在自己看來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其實都在隔靴抓癢,令自己焦頭爛額。如果,應用CPR思維模式,可以幫你找到問題的核心,避免重復做徒勞的無用功或讓問題升級。
【where】可應于重復出現的原則性、態度性問題,以及影響信用、素質、能力、與他人關系等問題時。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故事案例】老公喜歡運動,每天都會去打網球。去年7、8月份孩子放暑假的時候,他也不畏酷暑,揮汗如雨,有時一天會打兩場。所以雙休日陪孩子的任務依舊落在我身上,我不免有些抱怨。【我】我天天帶孩子,休息天也換你來陪陪丫頭?!纠瞎课颐?,你辛苦一下吧!【我】你忙著打網球嗎?【老公】嘿嘿……【我】……(白眼)。過了一周,我忍不住了,又跟他提出休息天讓他陪陪丫頭……這樣的對話就一直處于循環模式。
【反思原因】我重復在同一個問題上(Content)喋喋不休,自己說得累,別人也聽得累,而這樣的困擾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A1+做法】如果時光倒流,我試著這樣做,可能會改變這樣的結果:
C:內容——就事論事。你休息天都去打球,沒空陪孩子,我都沒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期許目標)我希望你每周能抽出一天來陪陪孩子,我也可以休息一下。(期待與老公達成共識)
P:模式——分析定性。如再次發生,“你答應這個星期你會陪孩子一天的,可你又去打球了,是什么原因等等”(分析原因進行梳理:可能會說朋友約礙于面子不好拒絕等等),那我和丫頭的情緒不用照顧嗎?你答應過我的,卻沒能做到我們都覺得你是不講信用的人。
R:關系——利害影響。繼續出現,“你每次都保證下個星期陪,但是這幾個星期你都沒陪,(說明利害表明立場)你就是個不誠信、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的人,而且丫頭跟你一點都不親了?!?/p>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
【故事背景】我與丫頭的相處及溝通方式一直是一個令我比較苦惱頭痛的問題,也嘗試過各種方法改變自己對她的態度(是親身的,哈哈),同時也想糾正她的壞習慣。
【目標設置】今日開始至29日,通過CPR思維模式,改善與丫頭平時的溝通和相處方式,即我對她的大呼小叫減少至2次或沒有;她的任性或不聽勸告等壞習慣減少至3次。
【行動計劃】
1、準備:今天16:00和丫頭做一個溝通和約定,當我情緒激動開始急躁時,她就喊123停。當她,不聽勸告或任性時,我就喊123停,并當時就指出對方剛剛有哪些行為,談談當時自己的感受。(擊掌達成共識)
2、應用:(提前假設預演)
C:內容——就事論事?!疚摇縿倓偽易屇阕约菏帐罢碜鳂I本、書包,但是你沒動還攤了一桌子,不僅不整潔,而且找文具都不方便。我很生氣你為什么不及時整理?!舅繈寢屇銊倓倢ξ野l脾氣,說話態度不好,嗓門還很高,我討厭你。(希望以后不再發生,并向對方保證)
P:模式——分析定性。【我】前兩天你向我保證會自己收拾整理寫字桌,但是今天你又攤了一桌子還不及時整理,是什么原因?(具體溝通分析)你讓我以后怎么相信你?!舅繈寢屇憬裉煊謱ξ野l脾氣了,你說好會對我好好說話的,你答應我的為什么沒做到(再具體溝通)?你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希望到了模式P這一步就能徹底理清根源,如果沒有解決只能進入模式R了)
R:關系——利害影響?!疚摇磕悴患皶r整理寫字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我也跟你說過好幾次,你也向我保證過好幾次,(說明利害表明立場)以后我不再相信你的保證,也不相信你向我保證的其他任何事情?!舅浚ㄒ运F在這個年齡還不能說清模式P,但作為家長和成人到了這一步我應該反思,(利害影響)我對自己的承諾不能兌現,勢必會起到一個負面的榜樣作用,孩子身上的問題也折射出家長身上的影子,家長都說話不算數,那孩子為什么不可以呢?)
3、總結:以上是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情境預演,但也是對自己言行的一種警醒,當出現類似問題時,我可以對照CPR去做,并且在每次問題發生后用本子記錄下日期、事件、經過、結果、及應對措施,便于自己掌握了解問題發生的頻次和后期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