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踐行—搶玩具】今天好朋友來家里吃飯,(我在廚房忙)姐姐想用依姐的鉛筆,依姐不給,結果就是兩人不歡而散…
我:事后,我問她,寶貝,媽媽注意到你之前跟姐姐爭玩具,后來姐姐好像不開心的樣子,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么嗎?(描述事實不指責)
依姐:媽媽,我不想把畫筆給她玩
我:哦,這樣啊,媽媽想聽聽你的想法?(傾聽感受)
依姐:她要畫畫,我不想讓她畫
我:不想讓姐姐畫的原因是什么呢?
依姐:媽媽,我有點難受,因為剛才我畫畫的時候姐姐說我畫的丑…
我:哦,原來是這樣啊,謝謝寶貝誠實的告訴媽媽你的感受(誠實的表達自己)聽起來你確實有點難受(認同、接納感受、共情)
依姐:媽媽我喜歡畫畫但我不會畫,只會亂畫
我:嗯,那你想想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你畫的更好呢?(啟發式提問)
依姐:媽媽,我想學畫畫,但不想去外國老師那里…
我:嗯嗯,好的,你能決定什么對你來說最好的(鼓勵)
(在以前,我一定會說“你要懂的跟別人分享,這樣才好,要大方點,姐姐是客人…我想我的女兒不會對我說出她的真實想法,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媽媽怪我,說我做錯了…一頓說教”,但現在我不會再這樣做了。阿德勒心理學家說:任何一種行為的出現,都是先有目的的,目的引發行為,而我們恰恰要關注的是行為背后的目的,糾正前先連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