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對新聞傳播有濃厚興趣的女孩,白巖松當之無愧是我心中最崇拜的新聞人,有幸在今年的《白說》簽售會現場見到了他,對他說了我對新聞的熱愛,并堅定這個職業夢想,他說“好”,加油。就是這個“好”字讓我堅定了以后要走的路,我知道這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但是年輕人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哪有什么容易走的路呢。
? ? ?周末在家休息,坐在電腦旁邊看到了書桌前的這本《白說》,又再次翻開看看,記得離上次看完已經快半年的時間了,但是沒有做讀書筆記,里面的內容忘了差不多了,心里想著讀了不能白讀,總得留下點什么吧,于是打算把書里對我比較有影響的話整理出來。
(1)有人問白巖松:做一個稱職的新聞評論員。最重要的素質是不是要有思想。
他說:不是,一個稱職的新聞評論員,最重要的是勇氣、敏銳和方向感。
(2)守土有責,就是偶爾有機會,用新聞的力量讓世界變的更好,而更多的時候,得像守夜人一樣,努力讓世界不變得更壞。
(3)理性,是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最缺乏的東西,有理性,常識就不會缺席,但現在理性還是奢侈品。
(4)為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只不過,到現在,還沒遇到這樣荒唐的事情。
(5)有信仰最大的好處是什么?有敬、有畏。當你的內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時候。你很踏實,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事情。
(6)手機阻止了無聊,也阻止了無聊帶來的好處。
(7)一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你是創造者還是跟隨者?這往往決定了未來你的前進速度和能夠到達的高度。
(8)名著之所以偉大,從來不在于所謂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個個比下無的動人細節。
(9)我們讀書是在讀什么?讀魯迅、周作人、還是傅雷、梅里美?其實都不是。我們讀所有的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
(10)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11)情商決定對手,情商決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