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絕對是人類的優良品質之一。甚至,我都覺得它有點反人性。因為我們的基因里,并不存在耐心這種機制。我們的基因告訴我們,有食物,先吃下去再說,有什么好東西,要先占為己有,這才是我們的本性。
耐心,是人類后天培養出來的一種品質,我想,最開始是源自于農耕。人們必須在收獲后,乃至遭遇天災后,都必須留下足夠的糧食作為種子,因此才慢慢培養出耐心吧。只不過人類農耕文明時間太短,還沒有把這種能力寫進我們的基因罷了。
記得小的時候,母親帶著我學習書法。那陣對學習真的不上心,每次上課都是盼望下課,期待課間和小伙伴們嬉戲的時光。
那陣,母親曽給我買過一個鎮紙(就是一塊壓著紙張的石頭),上書持之以恒。我曾經問過母親那代表什么含義,被告知是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做,有耐心,有毅力,有恒心。
反正孩提時的我是不懂這個問題的,現在好像開始慢慢明白。
其實我對自己的耐心是有反思的,因為即便現在,很多時候我還是缺乏這個品質。
比如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補課老師,但是表現的對孩子及其不耐心,感覺他們太笨了。一個簡單的公式,我都講了那么多遍,他們還是不會應用。
現在我知道,這其實是我的問題,沒有把公式講解得簡單到讓他們一聽就懂,而且缺乏很多耐心。
我和媳婦反思,現在經常出現的虐童案,可能是老師、保姆被小孩子煩透了吧,但本質原因是還是老師缺乏耐心。其實不說老師,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是缺乏耐心。雖說舍不得體罰孩子,但是大聲吼罵孩子,乃至冷暴力還是很常見的。這種傷害,其實遠比體罰對孩子影響大的多。
連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是如此的缺乏耐心,我們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就必須擁有這種好的品質呢?
相比成人,小孩子的耐心更差,因為他們認知少,理性決斷的能力要差的多。大多時候,他們會用哭來表達不滿。
嬰兒剛學吃奶的時候,吸允乳房兩次,如果奶沒有下來,他們就會大哭。媽媽們可能會很煩,都給你吃了,你還想怎樣。但這其實只是寶寶們沒有耐心,不知道奶水很快就會下來。
小孩子剛開始學習使用勺子、筷子的時候,總是把飯弄的滿桌子滿地都是。而且每次他們都是嘗試幾次,用不好,吃不到嘴,就會用手去抓飯往嘴里送。不要埋怨寶寶,他們只是太想吃東西,而且沒有耐心而已。
耐心,就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品質,需要后天一點一點的培養。大多數人,耐心都不是很好,尤其是養寶寶的父母更是深有體會。不過不要灰心,認知到自己缺乏耐心,就已經是進步了。在每次對寶寶發火前,檢查下是否是自己沒有耐心。如果是寶寶缺乏耐心犯的錯誤,我們要予以理解和原諒,不求他們一下子就能養成這個品質,親子關系也可以更加融洽。
人生漫長,寶寶,耐心這個品質,讓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