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文一般都是這樣的 ,比如:
月薪 4千的上班族如何在畢業3年內買一部蘭博基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標題
然后描寫他每個月 省吃簡用,上班擠地鐵,放假在家打LOL什么的,
每天只花 10 塊錢。然后這樣過了 3年,用攢下來的大概12萬,然后再加上他老爸給的5百萬終于買了一部蘭博基尼 ,
然而這對我們的生活并無什么卵用 。
雞湯文的功效在于將你的負能量轉換成正能量。這樣看來雞湯文倒是很好。但是雞湯文本身不能解決問題,只是換了個看問題的角度,從而使原本的負能量變為正能量,這才是最大的謊言啊,忽悠啊。
如果你剛畢業,去到一家老板老是跟你談理想的公司 ,請馬上打包走人啊。什么經驗,先學習什么的,都是用來留著你當廉價勞動力。
雞湯不但有美國雞湯,還有中式雞湯。心靈雞湯大概是1997年某個老美作家編的一套(心靈雞湯叢書)里面發展而來的,他還有針對各種群眾做了細分市場。有兒童雞湯,老人雞湯,學生雞湯,母親雞湯,父親雞湯,囚犯雞湯。厲害吧。反正喝不死人,又能麻痹人,讓人覺得生活還是有希望的。反正大賣就是了。都是為了社會的和諧。
而國產雞湯,就屬于丹大師了。對她不得不服啊。當然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屑于看她的書了。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不過我高中那會他是挺火的,差點買她書看了。只是后來看他的一些講座 ,感覺這人到底說的什么JB 東西啊。
一個大學生問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我們畢業留在北京,我們倆真沒什么錢。我買不起房子,就租一個房子住著,我們的朋友挺多,老叫我們出去吃飯,后來我們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飯,我倆沒錢請人家吃飯。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無所有,你說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學想要留京沒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個能與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請你吃飯,說明你人緣挺好有著一堆朋友,你擁有這么多,憑什么說你一無所有呢?”
大學生:“哎,你這么一說我突然間還覺得自己挺高興的。”
說完,于丹似乎對她的回答挺滿意,露出會心一笑。
簡直是忽悠大師啊。膜拜。當時的學生傻啊。這樣的回答,問他自己的老爸,他的回答的肯定也比這個什么大師好。大學生闡述自己的問題,諸如買不起房、沒錢請人吃飯、薪水低,實際上問的是物質上的一無所有,他尋求的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而于丹巧妙的繞過了他這個問題,采取詭辯的方式答別人的問題,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東西。
再給大家講個段子吧今晚就寫到這了:
在嗎?
在。
你那邊天氣怎么樣?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哈哈,你還是那么幽默。那個。。。其實我是想跟你說。。。最近手頭有點緊。
慢慢來,讓靈魂跟上來。
呃,飯都快吃不上了,哪還顧得上靈魂?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兒,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我想去搶銀行,他們會給我讓路嗎?
你這輩子就是吃了太嚴肅的虧。
我這還嚴肅啊。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就好了。
嗯,我喜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你能借我點錢嗎?
莫急,你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我都快交不起房租了,能不急嗎?
愿你的選擇配得上你的苦。
我TM哪有得選啊。
你只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借我點錢讓我改善一下生活,也許還能稍微精彩一點。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照這樣下去,能不能活到未來都是一個問題了。
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照亮我通向墳墓的路是真的。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的意外。
別這樣,我就借一千,不行五百也成。。。我都要哭了。。。
眼眶會紅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老。
你到底借不借,給個痛快話。
你總該相信自己,就算全世界都與你背離。
夠了,別廢話了。
只要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
算了,我還是把你拉黑吧。。。
我們都一樣,各自有光芒。千萬次搖擺,才能長大成人。你要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只愿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